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這一年的清明伴隨著淅瀝嘩啦的春雨匆匆而過。我并非有意摒棄踏青民俗、忘掉祭祀傳統(tǒng)而逃避清明祭掃活動,甚至偷閑少了一身雨水和泥濘,確實是因為穿著一身制服值班備勤、偵查辦案,不便于請假回鄉(xiāng)祭拜先祖,但我的孝心還是有的,常常在夢中遇見他們。
外公外婆離開我們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他們在世時的音容笑貌依然歷歷在目。在我的記憶里,外公外婆家是一片溫馨的港灣,靜謐恬淡。他們住在一座古色古香的三間土坯瓦房里,坐北朝南,其中右側兩間是大廳,左側一間是臥室,從大廳出來是陽臺,陽臺一頭連著斜依臥室的廚房,一頭連著三級青石板臺階下面的院落,院落的地面大多是青石板鋪就,院內(nèi)東邊栽種著一棵泡桐樹,西邊零星地種植著梔子花之類的花草,院落南側東面是一間喂養(yǎng)耕牛的茅草棚,西側是一間廂房,中間是過道,通往外面的道路、池塘、田野、河流、小山,風光秀麗。雖然他們家貧窮,可也不失“小地主”家的氣派。
那時外婆裹著小腳,頭戴一方黑布頭巾,身著藍布褂子,拄著拐杖,嘴里不停地嘮叨。種菜、洗衣、做飯、養(yǎng)豬、喂雞、紡線,忙的不亦樂乎;燒香、叩拜、念經(jīng)、算命、齋戒,成為她閑暇時的主業(yè)。見了神案上的香火和大廳里的繚繞煙霧,外公常常罵她“瘋婆子”,但是沒有辦法僵得過,誰叫他抬著花轎迎娶了她呢!聽外公講,在清朝,他的祖先曾當過縣里的主簿,是后來家道中落,成了小地主,到了他這一代,田地快賣光了,所以解放后,他家被劃為富農(nóng),原因就是住著祖上地主的房子,落得個成分差,做人只有老老實實。其實在我看來,外公外婆都是地道的農(nóng)民,淳樸友善、與人無爭。外婆為什么會算命呢,在上世紀七八年代以前,算命的人本來就很多,算命除了是一種謀生手段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安慰。就外婆來說,根本不是不務正業(yè)。她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被裹了足,在行動十分艱難、生活極端困苦的情況下,生了四個兒子都夭折了,而且其中的一個是在讀高中時幫一對打架的夫妻解勸時,被誤傷致死,要是在現(xiàn)在屬于見義勇為啊!農(nóng)家少了男丁就是缺少勞力,時常遭到世俗鄙夷,所以外婆的內(nèi)心是痛苦的,她生活在一個食不果腹的年代,田地稀少,水患連年,積貧積弱,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十分不易了。在外婆八十歲那年的農(nóng)歷七月,她病入膏肓了,因受不了山路顛簸,是年少的我及父親等三人輪番抬著板床送她走過十五里山路回家,我還沒從勞頓中緩過神來,她就去世了,令人惋惜。外公是一位個子高大,迂腐本分的農(nóng)民,他被國民黨抓壯丁、又當逃兵,并非認不清革命的道路,因他的弟弟在國軍中任職殉難,他只求安身立命罷了。記得有一年夏天,他家附近的一座湖泊即將干涸,村民在渾濁的湖水中瘋狂地捕魚搶魚,而他只拿著一張小網(wǎng)在淺水處撈些小魚,他說不必要跟別人爭搶,他不愧為他們當?shù)赝杖思逸吀咄氐娜恕N疫€聽他說過“李木匠”(李先念)為他們宣傳鬧革命的事,真是桐柏山民的榮耀??!
曾經(jīng)有一年清明節(jié),我專門繞過彎彎的山路,來到小村旁他們墓前,為了紀念他們,也是在回憶那個時代,重溫祖輩的恩情、珍視彌久的幸福。
“廟屋”雖然在外公外婆去世后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無賴被拆,芳草萋萋、亂石嶙峋,似乎隨他們遠行了,可它永遠不能從我的記憶中抹去。此去經(jīng)年,更待良辰!
(作者系湖北省隨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