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1月29日電 題:對話痊愈重癥患者:“不要為這個病感到恐慌” 中新社記者 梁婷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1月28日,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非隔離病房,53歲的吳先生通過電話向家人報了平安,即將辦理出院手續(xù)。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非隔離病房,53歲的吳先生通過電話向家人報了平安,即將辦理出院手續(xù)。 23天前,他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癥患者,一度與死神“擦肩而過”。 吳先生來自湖北黃岡,在當?shù)匾患也耸袌鰪氖录仪萁?jīng)營。他說,自己從未去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但在其工作的市場內(nèi),從事海鮮經(jīng)營的商戶一直從華南海鮮市場進貨,“大家平時很熟,經(jīng)常往來”。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1月28日,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非隔離病房,53歲的吳先生通過電話向家人報了平安,即將辦理出院手續(xù)。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2019年12月20日,吳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患了“感冒”,出現(xiàn)畏寒癥狀?!懊刻焐衔绺赏昊睿挛缁貋硇菹?,蓋三床棉被依然覺得冷?!彼f,自己身體一直很好,去醫(yī)院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在當?shù)匾患裔t(yī)院,吳先生接受消炎輸液治療三天,“感冒”仍未見好轉(zhuǎn),隨后拍片的結果顯示,他的右肺出現(xiàn)感染?!安∏橛屑又刳厔荩乙幌禄帕?。”他叫來救護車,要求前往武漢治療。 2020年1月5日晚,救護車載著吳先生一路長驅(qū)至武漢,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將吳先生收治。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1月28日,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非隔離病房,53歲的吳先生通過電話向家人報了平安,即將辦理出院手續(xù)。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據(jù)吳先生回憶,當時醫(yī)院已經(jīng)出現(xiàn)床位緊張,他被安排在普通科室進行治療。1月7日,吳先生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醫(yī)院對其實施氣管插管等搶救治療,但病情未現(xiàn)明顯好轉(zhuǎn),曾一度高燒至39.3℃。經(jīng)緊急討論,院方綜合評估吳先生各項指標后,對其實施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治療;1月17日,吳先生脫離生命危險,拍片顯示肺功能出現(xiàn)好轉(zhuǎn),被轉(zhuǎn)入普通病房。 與記者交談時,吳先生聲音洪亮。他介紹,目前身體各項指標都很正常,除偶有干咳外,并無其它不適癥狀。 “醫(yī)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珍惜這次生命的來之不易?!眳窍壬f,在重癥監(jiān)護室,由于插管無法說話,他借手勢與醫(yī)護人員交流,醫(yī)護人員對他耐心照顧,添被子、倒水、喂飯,處理大小便,并鼓勵他與病魔抗爭。 “不要為這個病感到恐慌,要相信自己的意志力?!眳窍壬f,生病期間,家人和朋友的愛讓他堅強,如今自己終于能與家人團聚,希望其他患者也能早日康復。 “ECMO技術并不是‘殺死’病毒,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協(xié)助治療手段?!蔽錆h大學中南醫(y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劍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患者的肺部受損,采用在人體外安放人工膜肺,替代人的肺的工作,幫助患者渡過最艱難的時刻,待人自身肌體的肺能夠承擔起機體功能時,人工心肺儀就可以撤掉。 夏劍指出,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并非適用于所有患者,這項技術已有幾十年的應用,特別是在急癥重癥治療中廣泛應用,不止救治肺炎,還救治了很多心臟衰竭的病人。 他透露,該院另外一名72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近日已脫離呼吸機,正在進行觀察階段。(完)
8 ^' b" b2 {2 E&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