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通訊員郭海洲、王君伊)“給人取綽號算不算欺凌呀?”“算!”8月12日上午,隨州高新區(qū)裕民社區(qū)愛心托管班里,傳來孩子們清脆響亮的回應聲。這場由市政法委、團市委、曾都區(qū)檢察院、高新區(qū)團工委等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的法治宣講活動,將“愛心托管班”的暑期課堂,瞬間變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普法大課堂,40余名兒童在互動中盡情汲取自我保護的知識養(yǎng)分。 
課堂上,法學咨詢專家林可昕檢察官以“預防性侵 拒絕欺凌”為主題,用孩子們聽得懂、能理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析著嚴肅的法律問題。她巧妙結合典型案例,借助動畫演示生動還原校園場景,讓孩子們直觀且清晰地認識到哪些行為屬于欺凌范疇。還通過情景模擬游戲,耐心教會大家辨別“危險觸碰”。當林檢察官扮演陌生人做出親昵動作時,孩子們毫不猶豫,立刻齊聲喊出:“不!我不愿意!”那稚嫩卻又無比堅定的拒絕聲,在會議室里久久回蕩。 
“遇到麻煩事兒,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然后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還要牢牢記住壞人的樣子。”林檢察官特別著重強調(diào)了證據(jù)保留的重要性。她用可愛的卡通貼紙獎勵積極發(fā)言的孩子,讓“及時求助、迅速遠離”的安全準則,如同種子一般,深深植入孩子們的童心。后排旁聽的家長們,個個全神貫注,認真記錄著要點,還不時互相點頭交流?!捌綍r想跟孩子講這些,總覺得開不了口,不知道咋說,今天專家用游戲和動畫就把道理講得明明白白,我們也學到了合適的溝通方法?!币晃缓⒆計寢屨n后感慨萬千地說道。
高新區(qū)團工委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巧妙地將法治教育融入愛心托管服務之中,積極構建“家庭——社區(qū)—— 司法”聯(lián)動保護機制的實踐模式。這一舉措,不僅有效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看護難題,更為未成年人撐起了一把堅實的法治“保護傘”。 
下一步,裕民社區(qū)還將精心開展模擬法庭、安全實訓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持續(xù)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宣傳工作,全力以赴提高青少年對法律的認知水平,助力青少年在法治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來源:隨州高新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