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管理員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11 小時前 |
---|
簽到天數: 3483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
本帖最后由 云起風生 于 2022-3-22 21:33 編輯
3月18日下午,隨縣炎帝學校校長聶俊同志在為期兩天的“隨縣中小學校長(園長)綜合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培訓會上作了題為《帶來光 就是光》的關于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的專題發(fā)言,他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校長觀、教育觀,他的精彩發(fā)言贏得全場好評。
20.jpg (235.63 KB, 下載次數: 122)
下載附件
2022-3-22 21:25 上傳
一是通過實現“站在前排、想在前面、干在前頭、走在前列”、“立足隨縣辦學校,強基固本當示范;著力隨州找定位,質量立校成典范;著手全省定坐標,內涵發(fā)展樹標桿;放眼未來做教育,為國育才立根本”、“做好隨縣教育代言人、當好品質發(fā)展排頭兵”三項基本任務,使教育得到社會認同,體現教育對經濟社會、城鄉(xiāng)發(fā)展的貢獻度和匹配度。
21.jpg (365.93 KB, 下載次數: 136)
下載附件
2022-3-22 21:25 上傳
二是做好“衣食住行大民生、專業(yè)成長大福利、課程建設高質量、內涵發(fā)展高品位”四篇文章,體現校長家國天下的教育情懷、現代化的意識、優(yōu)秀的文化理念、對師生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劃、不斷地學習和自我修煉、對信念的堅守。
22.jpg (280.16 KB, 下載次數: 126)
下載附件
2022-3-22 21:25 上傳
三是落實“十大核心素養(yǎng)”的學生培養(yǎng)目標,關注每個學生當下的生活和成長,培養(yǎng)有個性品質,有能力才干,有價值觀的人,讓每個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發(fā)光。
圖文:劉 偉 唐新虎
附:
聶俊在培訓會上的發(fā)言全文
帶來光 就是光 ——我讀《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的標準是什么》 隨縣炎帝學校 聶 俊 尊敬的沈局長、各位領導、各位校長朋友:
大家上午好!這次交流,代保主任給了我們比較嚴格的時間限定。原來教書的時候我一般習慣用5分鐘時間來進行課前的組織教學,現在我將用這寶貴的幾分鐘來簡要匯報我的心得并闡述我的校長觀、教育觀,也是我今天發(fā)言的標題:
《帶來光 就是光》 “帶來光、就是光”,是局黨委安排這次大討論、大學習的寫照。
2021年4月7日,浙江省教育報約請了17位省內知名校長和教育研究者暢談學校高質量建設,李更生教授應邀寫下了這篇我們正在學習的《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的標準是什么》。
這篇文章里的觀點都是全新的嗎?所說的理念是最先進的嗎?可以說不是!甚至有一些功利化的思想在里頭。但是,我們的沈局長當過多年的鄉(xiāng)鎮(zhèn)教師,他最懂得基層老師的幸福所在和共性乃至個性訴求;他又在鄉(xiāng)鎮(zhèn)當過黨委政府主官,他最清楚我們的國情民情和老百姓的期盼。局領導比我們每個校長更清楚,對教育的評價最終還要回歸到社會的認同感上來、回歸到學校發(fā)展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匹配度上來、回歸到基礎教育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貢獻度上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李更生教授的表述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而直白、凝練而深雋,有膽有識?!坝腥?、有貌、有神、有力、有名”既是方向、是目標,也是行動路徑。
對炎帝學校來講,高質量發(fā)展理應“站在前排、想在前面、干在前頭、走在前列”,理當“立足隨縣辦學校,強基固本當示范;著力隨州找定位,質量立校成典范;著手全省定坐標,內涵發(fā)展樹標桿;放眼未來做教育,為國育才立根本”,把“做好隨縣教育代言人、當好品質發(fā)展排頭兵”作為我們必須實現的基本任務。
“帶來光、就是光”,是所有校長和學校的使命和存在的意義。
什么是學校?好學校是什么樣子?他是一棟棟漂亮的房子嗎?他是一個個可以量化的數字嗎?是,也不是。好的學校,應該是與社會發(fā)展同步或稍有超前;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而非固定概念;不同的社會發(fā)展期、不同的地區(qū)甚至不同的角度等,好學校的定位應該都是不同的。畢竟,當前的好學校高質量均衡發(fā)展,不是削山填谷,而是筑基揚峰。如果過分的把錢可以解決的問題納入到好教育、好學校的評判中來,是不公平的。因為,正是一大批我們口中所謂的薄弱學校,培育著了鄉(xiāng)村學校好教育的新樣態(tài)。
但是,作為學?!靶凶叩奈幕枴?,校長肩負的使命和擔當不應該有差別。這份使命和擔當體現在家國天下的教育情懷、現代化的意識、優(yōu)秀的文化理念、對師生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劃、不斷地學習和自我修煉、對信念的堅守之中。教育不是遭遇戰(zhàn)、突擊戰(zhàn),我們既要算好經濟賬、眼前賬,更要算好政治賬、歷史賬。對炎帝學校來講,我們正在做的“衣食住行大民生、專業(yè)成長大福利、課程建設高質量、內涵發(fā)展高品位”四篇文章,正在讓我們的學校,有溫度、有色彩、會發(fā)光。
“帶來光、就是光”,是對我們傾其一生的教育事業(yè)的期盼。
我們總是在追問:什么是好教育?我覺得:教育就是你把老師和學校教給你的全忘了之后,仍留在你身上的東西。真正的好教育就是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從去年開始,炎帝學校明確了稱之為“十大核心素養(yǎng)”的學生培養(yǎng)目標,并通過“寫進課程、進入課堂、納入評價”的措施確保一步一個腳印。在不得不為一些表面的、片面的指標和分數所束縛的同時,我們一直堅持追求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里所表達的:有個性品質,有能力才干,有價值觀。哪怕里面列舉的很多工作,可能短時期內無法甚至長期不會納入考核,但卻無法回避刻不容緩。從一定意義上說,高質量的教育,不是學校間橫向的比較,而是學生個人縱向的卓越成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不是在辦好的炎帝學校,我們是在辦一種好的教育,我們想要的,是每個身在其中的學生的當下的生活和成長,是每個學生的認知、自我和整個世界。教育,應該讓每個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發(fā)光。每一位校長,都一定要相信時間的力量,只要我們朝著理想的方向,做出哪怕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改變,若干年后,也必將在歷史中尋得這一點點改變的價值。
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