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管理員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昨天 10:18 |
---|
簽到天數: 3482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
《湖北教育》雜志第30期刊發(fā)炎帝學校黨支部書記禹宗保同志署名文章《賡續(xù)炎帝文化 推動學校發(fā)展》。現將原文附后,以饗讀者。
10.jpg (231.76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21-11-26 09:04 上傳
賡續(xù)炎帝文化 推動學校發(fā)展 隨縣炎帝學校 禹宗保 “悠悠華夏文明史,烈山腳下是源頭?!?017年,在“烈山腳下”誕生了一所嶄新的學校,因地處炎帝神農故里,故而得名“炎帝學校”。這所學校以“溯源立根,積學致遠”為校訓,賡續(xù)炎帝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創(chuàng)辦新時代教育。四年來,炎帝學校用奮進之筆書寫新時代的教育歷史,像一名陽光少年,充滿朝氣地在發(fā)展的道路上奮力向前奔跑,用跨越式發(fā)展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11.jpg (353.34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2021-11-26 09:04 上傳
融合炎帝文化底蘊 “把炎帝學校辦成師生最想來的地方,讓孩子在這里讀書能成為他一生的驕傲”。這是學校的辦學目標,只有師生們“最想來”才能凝聚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愿景,這種“一切為了孩子”的家庭愿景和思想格局,為炎帝學校完成擔負的社會使命提供了可能。如何讓一所學校成為師生最想來的地方?是學校建設者時刻在思考的問題。學校首先必須有自己鮮明的文化底色,這一底色必須獨具魅力,廣為人知,具有很強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具備這一特點的文化形態(tài)在隨縣區(qū)域內只有“炎帝文化”。從這一定位出發(fā),學校被命名為“炎帝學校”,這一命名使學校本身就帶有鮮明的文化標識,傳遞出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彰顯豐盈悠久的歷史底蘊,呈現開拓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使教育烙上了“厚德載物,為民造?!钡挠∮?。
炎帝學校從校名中蘊含的文化出發(fā),開發(fā)課程,組織活動,踐行課改,突出“炎黃文化”中蘊含的特質,“尊祖敬社的家國情懷、崇尚勞動的實干精神、開物成務的創(chuàng)造精神、不屈不撓的自強精神、萬邦協(xié)和的互助精神”。融合炎帝文化底蘊,確立辦學思想,為學校發(fā)展植入文化根基。
學校辦學思想是學校的靈魂,“繼民族復興大業(yè),續(xù)炎帝文化之根,創(chuàng)國有特色學校,圓人民教育之夢”。教育擔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為民族育出希望,為社會主義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站在民族復興的高度去眺望教育的未來,這才是學校教育該有的格局,所以“繼民族復興大業(yè)”處在辦學思想的“首席”。但是,離開所在的地域和所處的鄉(xiāng)土,來談教育,無疑于緣木求魚,這樣的教育必將是水中月,鏡中花,是無根的浮萍,隨波逐流,沒有家國情懷的歸宿。所以我們提出“續(xù)炎帝文化之根”,這是讓走得很遠的教育回歸故土初心,這是厚置炎帝文化底蘊的精神追求。飲水思源,不忘故土養(yǎng)育恩。然而,教育的眼界和視野,應該跨越無限的時空,洞察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和世界變幻的格局。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教育,才是教育該有的雄心,所以我們提出“創(chuàng)國優(yōu)特色學?!?,讓炎帝學校的教育走出國門,這是醞釀在心底的教育理想,是深思熟慮之后的教育追求。隨著社會發(fā)展,人民對教育的期待越來越高,這份期待是信任,也是壓力,是希望,更是挑戰(zhàn),“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一直是黨和國家“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重要體現,所以,“圓人民教育之夢”,更富有社會核心價值的力量。
炎帝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根”,一年一度的“尋根節(jié)”就是對炎帝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我們的課堂是“根究”課堂,我們的社團是“根之韻”社團,我們的學校廣場雕塑命名為“文化根脈”,其中融合了炎帝的八大功績,“四書五經”,我國古生代傳統(tǒng)教育的“六藝”,以及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等,讓廣大學子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涵養(yǎng)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是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體現。
開辟德育實踐路徑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這根本任務中,先立德再樹人,立德是樹人的關鍵和核心,德成則人成。《中小學德育工指南》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生態(tài)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為內容,實現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xié)同育人。作為德育實踐最重要、最具體的綱領性文件,指引著德育實踐的方向。“立德”就是讓德育接地氣,培養(yǎng)人敢于“站立”的尊嚴和德行。
炎帝學校從三個方面開辟德育實踐的路徑。構建文明習慣常態(tài)化模式。習慣具有強大的慣性力量,超脫了人的思維控制,形成一種下意識的舉動,利用這一特性踐行德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創(chuàng)設“文明志愿崗”,培養(yǎng)“文明志愿者”,組織“文明志愿行”,讓文明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習慣,給德育實踐創(chuàng)建一個載體,承載所有與“文明”相關的德育實踐。以此為載體,先后踐行了文明禮貌月活動“以書為舞,向夢而行”;舉辦了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小紅帽在行動”;推行了文明行為主題周“廁所革命”等德育活動。
開拓德育實踐體驗式教育。道德最忌空洞說教。無數次的說教,抵不住一次深刻的體驗?!拔覀円鹬貒臁保捌粕ぷ硬蝗缱屗ㄋw驗一把“畫一面國旗”的用心;“我們要愛護集體”,苦口婆心不如讓他(她)體驗一把“拔河比賽”的萬眾一心,為集體的榮譽而戰(zhàn),哪怕敗了,也更明白集體團隊的意義所在。確保每一次德育實踐的深度體驗感。在“消防演練”中體驗“規(guī)矩意識”;在體育競賽中體驗“團隊精神”;在活動展演中體驗“合作意識”;在規(guī)訓操練中體驗“愛國情懷”;在研學旅行中體驗社會公德意識。
推行核心價值藝術化審美。把德育的核心價值與藝術深度融合,使德育具有藝術化的審美特性,是學校開辟的又一條德育實踐路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下的社會價值之“根”,也是時代跳動的脈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德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創(chuàng)編了音樂節(jié)目《說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與“音樂”說唱藝術形式相融合,使“價值觀”合上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潑節(jié)拍以及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在傳唱中扎根孩子心底!學校將入隊入團儀式藝術化,結合朗誦、舞蹈等藝術形式,使入團入隊儀式里莊嚴的愛國情懷具有更強的感染力。自此,入團入隊活動儀式成為了孩子們“愛黨、愛國、愛人民”這些抽象德育情感的重要支撐和具體化的、可操作的行動,進一步增強了德育的藝術化審美,為貫徹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建構自主學習格局 教育無奇,在于誘其“主動”??墒?,很多學生的學習都是被動的。這是因為學生的內驅力沒有被喚醒,興趣沒有被激發(fā),目標沒有被確立,學習都是被動的。炎帝學校倡導全面推進“喚醒工程”,以此來描繪主動學習的愿景,確立學習的終極目標,激發(fā)處于消退狀態(tài)的興趣,喚醒蟄伏的內驅力,誘導學生主動學習。
以“興趣力”提升主動學習。興趣是一種力量,叫做“興趣力”,它像身體的能量,會被消耗。要保持學生的興趣,除了增加課堂的趣味,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之外,還可以通過潛意識的心理狀態(tài)來調試“興趣力”。對于一件事情,當你處于不會與會之間時,興趣最為濃厚。如果一直讓學生保持在會與不會之間,學生的興趣感是最強的。這里不是指不讓學生學會,而是要敏銳的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當學生學會后,馬上提升知識的層級或學習充滿魅力的新知,讓學生始終保持最強勁的“興趣力”,主動學習就水到渠成。
以內驅力喚醒主動學習?!皟闰屃Α笔窃谛枰幕A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tài)或緊張狀態(tài),表現為推動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賦予一件事情意義,就是建立這件事情與自己需求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完成這件事情,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件事情就有了“意義感”。根據這一原理,使學習與孩子們的目標、理想、愿景等建立一種直接的關聯(lián),形成意義感,增加孩子的內驅力。有了這種內部驅動的力量,主動學習就有了內部力量作支撐。學校先后運用“導師制”“以書為舞,向夢而行”等行動,喚醒內驅力,提升主動學習。
以建構力促進主動學習。沒有主動學習就沒有好的教育,沒有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就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學者。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將學到的知識放在已經構造好的模式里,否則,就會忘記?!?炎帝學校推行“根究”課堂模式,倡導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打造“喚醒工程”,掀起“后進生轉化”的頭腦風暴,讓主動學習喚醒所有學生的心智,點燃所有學生的夢想,以“學習”為學生的成長立根。幼教部以“繪本閱讀”吸引孩子們主動學習,小學部以“社團活動”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初中部以“課堂創(chuàng)新”促進孩子們主動學習。把課堂教學作為主陣地,倡導主動學習,樹立學習的志向,增強學生的興趣,提升課堂的魅力,注重學習成功的體驗,構建“志向先行、興趣相伴、課堂輔助、快樂體驗”的主動學習模式,為實現“炎帝學校的學生就是不一樣”的育人定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炎帝學校成為了師生最想來的地方。
12.jpg (321.08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2021-11-26 09:05 上傳
彰顯藝術教育品位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與生命成長息息相關。藝術成人之美,美育澤眾以生。藝術教育更是人成長的關鍵能力和生活的必備素養(yǎng),是活得優(yōu)雅、超然、卓爾不群的核心要素。
學校在藝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和探索。舉辦藝術慶典。以“六一”“元旦”“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建黨節(jié)”“中秋節(jié)”等美好的節(jié)日為契機,舉辦藝術節(jié)。把“二十四節(jié)氣”做成勞動教育的節(jié)日,以勞動基地為載體,體驗勞動技能,品嘗勞動滋味,舉辦勞動節(jié)日??傊e辦藝術節(jié),讓節(jié)日成為孩子們銘記一生的慶典,讓孩子們在這里度過的快樂時光,使之成為他們一生的驕傲。
組建藝術社團。學校組建了43個精彩紛呈的社團,提升孩子們的藝術修養(yǎng),發(fā)展孩子的個性特長和核心素養(yǎng),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孩子們的成才之路搭建最堅實的階梯!民樂社團(與武漢音樂學院聯(lián)合創(chuàng)建的藝術項目共同體)、古箏社團,弘揚傳統(tǒng)文化,體驗音樂魅力;“七彩夢”繪畫社團提升繪畫技能,培育審美能力;“追旋風”跆拳道社團、陽光武術社團強健體魄,傳承武道精神,感受力與美的融合;民族舞社團、瑜伽社團培養(yǎng)舞蹈技能,提升藝術修養(yǎng);創(chuàng)客社團、數碼社區(qū)喚醒信息科技,創(chuàng)設云端藝術?!按褐暋焙铣鐖F提升聲樂技能,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
開發(fā)藝術項目。與校外專業(yè)藝術團隊結成聯(lián)盟,開發(fā)具有炎帝藝術特色的項目共同體。以這些項目共同體為基礎,凝聚一部分校外的藝術教育資源和力量,點亮孩子們的藝術未來。與隨縣文化館組建的藝術項目共同體非物質文化遺產“板凳龍”藝術團,與武漢音樂學院組建的藝術項目共同體“民樂管弦”隊,與省書法協(xié)會組成書法教育項目共同體等,這些都是學校實現藝術植根的形式和平臺。在開發(fā)的書法教育藝術項目中,全校師生練書法,讓每一名學生寫一筆好字。在全省書法教育課堂展示活動中,學校被授予“湖北省書法特學?!睒s譽稱號。
創(chuàng)建藝術場館。讓各種藝術形式成為凝固的“雕塑”,陳列在藝術館中,成為培育藝術、滋養(yǎng)生命的重要空間,這是炎帝學校正在實施的計劃,將用師生的創(chuàng)作來填充這個美好的空間,使這個空間成為生命的磁場,吸引所有的美好,凝聚所有芳華,使之成為學校的發(fā)展見證和文化傳承。藝術是文明之樹開出的絢爛花朵,藝術教育就是把藝術種子植根于孩子心底,終有一天,這顆種子將在孩子的心底發(fā)芽,生根,長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作者簡介
13.jpg (245.63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2021-11-26 09:05 上傳
禹宗保,男,1964年9月出生,1982年參加工作,2008年7月加入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小學數學優(yōu)秀教師、隨州市教育名家、隨州市十佳校長、隨縣第一輪拔尖人才?,F任隨縣炎帝學校黨支部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