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丨“長征第一渡” , w& C4 Q4 u z4 c0 ]
來源: 新華社
! X/ V# J; ]2 t6 g, e0 e編者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訪紅色圣地,緬懷革命英烈,講述紅色故事。讓我們重溫總書記講述的黨史故事,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央紅軍長征集結(jié)出發(fā)地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敬獻花籃。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于都河靜靜地流淌,當年中央紅軍主力出發(fā)的渡口旁,一段浮橋無聲地訴說著87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傳揚著“于都人民真好,蘇區(qū)人民真親”的佳話。 于都縣貢江鎮(zhèn)建國路上一處沒有門板的老房子,如今成了游客慕名而來感受長征的去處。客家老宅內(nèi),“兩井三廳”保存完好,進門處卻沒有門板。這是紅軍后人劉光沛家的祖屋。 “為什么我們家沒有門?”幼年時劉光沛問,母親告訴他:“門板被你爺爺拆下來給紅軍搭橋了?!?/font> 1934年10月,在于都河北岸集結(jié)著中央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8.6萬余人。此時的外圍,敵軍重兵正圍追堵截,步步緊逼。 當?shù)匕傩罩鲃铀蛠黹T板、床板,甚至壽材,幾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來搭設了浮橋。通過8個主要渡口、5座浮橋,紅軍渡過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 于都河,從此有了“長征第一渡”的不朽名號。 △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2016年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攝 △這是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園內(nèi)的“長征渡口”(2019年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周密攝 △這是江西省于都縣紅軍后人劉光沛家缺少門板的祖屋(2016年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這是今日于都河兩岸風光(2016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 全黨同志要做到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學黨史、悟思想 辦實事、開新局 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開啟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 監(jiān)制:孫承斌、陳二厚 策劃:劉潔、鄭衛(wèi)、蘭紅光、賴向東、王建華 統(tǒng)籌:費茂華、周大慶 文字:李興文、胡錦武、高皓亮、鄔慧穎 編輯:李夢馨、雒圓、韓曉雨、劉金海、張善臣 ' j+ N. Y1 u! Y6 P z
! M2 b1 j, E0 `, F( d8 S4 Y( n- e9 @' d" `2 ?+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