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陳云 于 2019-6-27 11:00 編輯
M# h! |8 R$ e% [! w1 }, Y. |. d. a' L9 H& K
炎帝神農的傳說源遠流長。據考證,早在夏代,炎帝神農就被尊為農神,享受祭祀膜拜,因而,炎帝神農的傳說夏代就已存在。炎帝神農出生在隨州烈山(列山)的傳說也都有地表反映。隨縣厲山鎮(zhèn)烈山(九龍山南麓)上有一個神農洞,傳說是神農出生的地方。明朝萬歷六年(1578年),由隨州知州陽存愚刻立的“炎帝神農遺址碑”至今仍立在神農洞旁。2008年,炎帝神農的傳說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d f9 l! Q: H4 z' P
1.jpg (96.48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2019-6-26 15:38 上傳
1987年,美籍華人周共·王德樵遠渡重洋,將始祖炎帝神農的畫像圖片(如圖所示)贈送給隨州厲山鎮(zhèn)政府。
0 ]/ F% P# h2 t, @! k* S% Z7 x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炎帝神農的傳說不斷地以文字記載的形式出現在諸子百家典箱中。到了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正式將炎帝神農的傳說以正史的形式加以明確和肯定。經過了神話傳說定型時期,炎帝神農氏的形象大為豐富,他的農業(yè)神地位自漢及漢以后歷代都被統(tǒng)治者大力提倡并加以肯定,幾乎歷朝歷代都要立壇、立廟、立祠祭祀,并大行皇帝親耕之禮,以祭奠神農勸課農桑。這些舉動,使炎帝神農的傳說進一步得到了廣泛流傳,內容更為充實和豐富,由民間至官方還逐漸固化了炎帝神農出生于湖北省隨州市境內的共識。
; ]( I$ `2 `$ ?! S
% a# ]- L0 i) C2 Q( E
2.jpg (900.41 KB, 下載次數: 154)
下載附件
2019-6-26 15:40 上傳
炎帝神農削桐為琴的畫作 7 ~6 t6 X3 S5 @! R, r% \4 U
3.jpg (784.88 KB, 下載次數: 147)
下載附件
2019-6-26 15:38 上傳
隨州炎帝廟
) _' y/ L- ~/ f- w/ c5 b" S2 F# Q2 m
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圣帝王,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我國許多史籍,如《左傳》《禮記》《水經注》《括地志》《漢書》《荊州記》《帝王世紀》《漢唐地理書鈔》《路史》等,都認為炎帝神農氏的出生地點是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境內的厲山、列山或烈山。清同治《隨州志·卷四山》、清光緒《德安府志·卷三·地理志》、民國《湖北通志·卷三十·建置》都有炎帝神農氏生于隨州列山和列山上建有神農廟、神農井、炎帝廟的記載。相傳神農氏誕生于隨縣厲山鎮(zhèn)南九烈山第五座山頭半山腰中的神農洞。神農洞附近有古廟一座,內供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的塑像。
! G* G) c! M1 K$ |6 F8 h$ {
6 g& ]: E4 }1 n3 m! R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隨州出版了較多有關炎帝神農的研究文集、專著,其中刊載了部分炎帝神農的傳說故事。1990年前后,原隨州市群眾藝術館干部劉大業(yè)赴厲山、殷店帶搜集有關炎帝神農的傳說故事36篇,編輯出版了《神農的傳說》一書;厲山炎帝神農紀念館編輯出版《炎帝》一書,收錄炎帝神農的傳說43篇。
& u( ]( m3 _. h
4.jpg (715.9 KB, 下載次數: 146)
下載附件
2019-6-26 15:41 上傳
隨州炎帝故里風景區(qū) 9 `: V2 T) S: [5 a* T
, J- t s# R% I+ Q
炎帝神農的傳說大都是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傳承下來。所有的傳說故事集中起來,內容涵蓋了炎帝神農從生到死的人生過程,其中,有很大部分傳說都是講述炎帝神農功績的,對炎帝神農的祭祀活動,也有一些傳說。主要傳說有神農身世、出生地、神農功績、神農游歷、神農傳代、風物傳說、祭祀傳說等。在眾多傳說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講述神農功績的。主要傳說神農制耒耜、植五谷,事桑蠶、始紡織,制陶器、冶斤斧,馴禽獸、為家畜,嘗百草、療民疾,日中市、興貿易,制琴弦、聚民娛,居臺榭、造房屋,開創(chuàng)了原始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和醫(yī)藥。如《白午集》《百草園》《云霧山的神農茶》《九穗谷》等。
! V. k: q9 {" x' Q! c
5.jpg (1.09 MB, 下載次數: 141)
下載附件
2019-6-26 15:38 上傳
華夏兒女來隨州尋根謁祖 : }. ?' P5 y t) v
圖文來源:隨州市文旅局 隨縣非遺中心 責任編輯:陳云 , X7 x6 b( l$ _1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