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6-3-16 10:03 |
---|
簽到天數(shù): 1 天 [LV.1]初來乍到
|
爺爺出生于1927年農歷十月初四,于2019年正月十七仙逝,享年92周歲。爺爺生于亂世,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同歲,是一位親眼見證了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這段波瀾壯闊歲月的世紀老人。不管歲月怎么變化,我的爺爺一生都在辛勤的勞動,為了家庭,為了子孫,辛苦操勞了一輩子。 從我記事起,爺爺好像就已經(jīng)很老了,我只能從我和爺爺有限的時間交集里去追憶我的爺爺。
首先,爺爺是個好丈夫。爺爺奶奶一輩子相濡以沫,白頭到老,是十里八村多少人艷羨的對象。我小時候,奶奶中風偏癱的那段時間,爺爺天天無微不至的照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冬天的日頭很短,爺爺為了讓奶奶多曬會太陽,總是一手牽著奶奶,一手提著凳子,追隨著陽光從墻頭移到墻尾,一天的光陰就過去了。奶奶百年后,爺爺說家里的大水牛能聽懂他講話,經(jīng)常晚上牽牛喝水的時候向水牛訴說對奶奶的思念。陽光燦爛,土地清香,一對手牽手的老人步履蹣跚的背影被夕陽拉的好長好長。月色如霜,靜夜安詳,一人一?;ピV衷腸的聲音在夜色中越傳越響。這兩幅畫面是我最初見識到爺爺奶奶愛情的模樣,也是我一生學習的榜樣。爺爺說,我一輩子和你奶奶聊那么多天,但是到奶奶去世都不知道奶奶的母親姓名,心里很是過不去。我想說爺爺,奶奶不會怪您的,她在天上等著你去接著和他好好聊天。
其次,爺爺是個好父親。老話講,老父一百歲,常憂八十兒。八十多歲高齡搬到上面來住之后,我經(jīng)常聽到背地里也經(jīng)常念叨各位子女。大媽身體不好,爺爺經(jīng)常念叨大伯一個人操持屋里屋外,還要帶孫子,不容易。二伯腿摔傷手術后回家休養(yǎng),爺爺把他最好的棉褲拿過去了,也常念叨二伯家兩個孫子,以后壓力大。農忙時廠里地里連軸轉,爺爺天天擔心三伯吃不到一口熱飯。九十多歲的時候看見幺兒子沒按時回來,拄著拐棍一步三停的去親家那兒找兒子。寸草春暉,恩長筆短,不及萬一。爺爺,您操了一輩子心,到如今您終于再也不用操心了,四子三女,各個賢良。開枝散葉,五世同堂。
對我來講,爺爺更是個好爺爺。爺爺經(jīng)常對我說他一輩子吃的最多的虧就是沒文化,他少年時過年請人幫忙寫春聯(lián),回家后因為不識字把春聯(lián)貼反了鬧了個大笑話,每每提及此事,爺爺都勸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說多讀點書,總歸吃不了虧。爺爺眼里,讀書學習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小時候學算數(shù)的時候,學校老師讓我們帶一百根小木棒去學校,回來爺爺知道了,砍了好幾捆柳樹枝條坐在門口把紙條削成火柴棍大小,整整齊齊捆了好幾捆,遠遠多于100根,爺爺總是認為給孫兒的東西越多越好。年紀稍大,外出求學,每次放假回來都能看見爺爺倚門相望,有時候甚至走到供銷社去一天都盯著我們回來的方向,離家返校時候又往行囊里塞的鼓鼓囊囊。爺爺沒讀書,神奇的是爺爺總能把一些道理很直白的講給我聽。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爺爺又對我說人有三穩(wěn),口穩(wěn)手穩(wěn)身穩(wěn),到處好藏身。讓我謹慎點,好好工作,千萬把自己的飯碗端穩(wěn)。讀研時,有一次過年走親戚晚上打了會麻將,回家稍微晚點,爺爺在門口等我回來后,把手里的火鉗重重扔在地上,說讀書就有個讀書的樣子,打什么麻將,別把心思搞雜了,你看那草長得多的田里莊稼能長得好嗎? 爺爺喜歡看戲,經(jīng)常會給我們講一些戲文里的故事,因為不識字,很過故事情節(jié)細節(jié)不是那么清楚。小時候聽故事不耐煩,總是讓講故事的爺爺意興闌珊。長大后看的書多了知道那些經(jīng)典的故事情節(jié),會給爺爺補充一些細節(jié),讓爺爺講的更盡興。戲文里,爺爺總喜歡說一等人忠臣孝子,我就會很默契接上兩件事讀書耕田。爺爺總說我們父母一輩子含辛茹苦,將我們撫養(yǎng)成人不容易,以后一定要孝敬父母。爺爺,您放心,你所有的教導我會一直記在心上,無論走到哪里,您的教導都是我的行為準則。
爺爺,您走了,我既替您感到高興,又有很多遺憾。謝家人丁興旺,您18個孫輩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結婚生子,到如今五世同堂。您又實現(xiàn)了您最后的愿望,到走都沒有給后人添一丁點麻煩。您是圓滿的,孫兒真心替您高興。 爺爺總說自己的子孫網(wǎng)撒的太開,大江上下,天南海北,哪里都有,湊齊不容易,爺爺,你看,我們都到齊了,以后不論我們走到哪里,我們的根都在這兒。有您的教導,我們走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走到哪里都是頂天立地。爺爺好酒,有時候又擔心自己酒喝多了不好,我就和爺爺說,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酒還是可以喝的,您自己喝的舒服就好,可是以后您再也喝不到孫兒給您的酒了。我爺爺常說奶奶去世前一天晚上他們聊天還在說幾個小孫會有出息,到如今念叨 17年了,我們羽翼漸豐,可還沒來得及展翅高飛您就去了。爺爺,您走了,如今天人相隔,咫尺頓成天涯,以后回家再也沒有人在門口望著我們了。離開的時候再也不能和您說,爺爺我走了,下次再回來看您。爺爺,書我已經(jīng)快讀到頭了,明年我就博士畢業(yè)了,可是您也看不到了。爺爺,您說我的房子太高了,在半天云中,像鳥籠子一樣,可我還沒帶您去看看我的鳥籠子。爺爺,我們還有很多故事沒講,還有很多話沒說??赡闶窃僖猜牪灰?,也再也看不到了。爺爺,我知道您的愿望也是希望我們后人能更加幸福美滿,我們會秉承您的遺愿,帶上您的教誨,過好自己的生活的。您放心去吧,我們會想您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