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血管里的鈣化斑塊像“石頭”一樣堅硬,阻礙支架放置,傳統(tǒng)治療方法難以應對。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隨州市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qū)團隊運用振波球囊技術,成功為一名高危冠心病患者完成支架植入,再次提升了冠脈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和精準度。
危急情況:血管鈣化成難題
70歲的鄧婆婆因反復胸痛入院。檢查發(fā)現(xiàn),她心臟的一支主要血管有嚴重狹窄,并伴有廣泛鈣化,這種堅硬的斑塊,不僅讓普通球囊難以擴張,還增加了支架放置困難和血管損傷的風險。副院長王能、心血管內科三病區(qū)主任童隨陽、副主任李豐偉在術前討論中認為,振波球囊技術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
微信圖片_2025-10-31_144853_428.png (256.0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前天 14:49 上傳
精準治療:振波技術“溫和碎石化”
手術中,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精準操作:先將振波球囊送到血管鈣化部位,隨后啟動低頻沖擊波。與傳統(tǒng)球囊的“強力擴張”不同,振波球囊釋放的沖擊波能夠穿透血管壁,在不損傷正常組織的情況下,將堅硬的鈣化斑塊“震碎”成細小顆粒,為血管“松綁”。術中影像顯示,鈣化斑塊逐漸松解,血管通道被成功拓寬。確認鈣化處理效果后,團隊迅速植入了支架。術后造影顯示,支架固定良好,血流恢復通暢,整個手術僅用時40分鐘。
微信圖片_20251031144912_499_5.png (91.43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前天 14:49 上傳
技術新希望:為復雜病變患者帶來曙光
據(jù)童隨陽介紹,冠狀動脈鈣化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常見問題,尤其是嚴重鈣化患者,一直是治療中的難點。振波球囊作為創(chuàng)新的血管內沖擊波技術,以非暴力、非熱效應的物理方式破解鈣化難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項國際研究驗證。
自我院心血管內科引入該技術以來,已成功為十余例嚴重鈣化、復雜冠脈病變患者完成治療。術后患者胸痛癥狀明顯緩解,心功能恢復良好,無一例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我們不僅要引進先進技術,更要通過精準操作,讓每一位患者享受到高質量的醫(yī)療服務,為更多冠心病患者打通“生命通道”,守護心臟健康。(供稿通訊員:胡煜菲)
微信圖片_2025-10-31_144844_300.png (647.7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前天 14:49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