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時節(jié),隨州市曾都區(qū)派出多路專家深入田間,指導農戶做好水稻早期育秧和小麥“三防”工作,確保春耕不誤農時。
這些天,隨州市曾都區(qū)府河鎮(zhèn)紫石鋪村的農戶劉啟友顯得格外忙碌,一大早,他就組織合作社人員在院子里機械化育秧。在另一邊的苗圃上,剛長出來的水稻秧苗郁郁青青,曾都區(qū)專家大院的農業(yè)專家許賢超正在這里指導。
院區(qū)共建曾都科技專家大院專家 許賢超:“我們及時組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為農機合作社開展了代育秧和機械代插秧,以社會化服務確保我們糧食種滿、種足。”
隨州市曾都區(qū)啟友植保合作社 劉啟友:“我們一般分三次育秧,第一次育白茬田一般是在四月十六號以后,第二批秧一般是在四月二十幾號,這樣錯開機械作業(yè)的時間和生長的周期?!?/font>
老劉說,他的合作社現有成員23人,依托合作社機械化種植優(yōu)勢,不僅保障了自家秧苗的質與量,也為其他農戶育秧提供了便利。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月里,他還要幫助周邊農戶完成1萬多畝水稻的育秧工作。
隨州市曾都區(qū)府河鎮(zhèn)農戶 馮小紅:“每畝服務費用在300塊錢左右,如果畝產1500斤,就是1700到1800塊錢,除開他們農機費用和其他開支,一畝田能賺一半?!?/font>
眼下,小麥進入灌漿結實期。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克陽家庭農場的小麥田,這幾天就普遍進行了一次“一噴三防”。
院區(qū)共建曾都科技專家大院專家 嚴雙義:“增粒重、防早衰,就是一次噴藥,防早衰、防感染、防高溫逼熟,提高小麥的品質?!?/font>
陳克陽說,他今年種了一千多畝小麥,這次“一噴三防”雖說花了不少錢,但是經過防治能夠增加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這幾年,小麥價格上揚,總體來說,這筆錢花得挺值。
隨州市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農戶 陳克陽:“防治以后不但增產還防蟲治病,每畝還增收100斤以上?!?/font>
今年,在院區(qū)共建曾都專家大院的指導下,陳克陽還試種了50畝鮮食玉米,進行鮮食玉米新品種綠色高效展示與示范。這兩天田里的玉米苗出現了僵苗情況,這可急壞了他,聽他一說,專家大院的專家立馬來到田里“把脈問診”。
院區(qū)共建曾都科技專家大院專家 許賢超:“這個苗子是栽的時候為了搶時間,栽的時候出現了僵苗,機械育的苗跟土沒有融合,根系沒有扎下去,怎么辦,就是用尿素水化了之后噴一下、滴一下,讓它的根下融合,能夠活、沒有死?!?/font>
曾都區(qū)全區(qū)農作物面積達到23.7萬畝,眼下的春耕季,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曾都區(qū)派出多路專家分小組到各鎮(zhèn)辦做好技術和生產要點指導,引導農戶合理安排茬口,及時儲備農業(yè)資料,確保防疫和農業(yè)生產兩不誤。
院區(qū)共建曾都科技專家大院專家 許賢超:“我們組織專家組對不同生育進程的小麥田塊,在種植大戶中開展精準赤霉病防控和小麥的后期一噴三防,以確保提高小麥的單產和品質。目前,我們全區(qū)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面積達到96%以上。”
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www.ynkmha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