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寧寧 于 2020-5-12 14:09 編輯
DSC_2658.JPG (387.03 KB, 下載次數: 179)
下載附件
2020-5-12 10:52 上傳
作者:王玉玲
離開小鎮(zhèn)已十幾年了,卻一直懷念那里純樸的人,那里善良的事。
那個四合院里溫馨的場面,一直歷歷在目。
小院里共住著四戶人家,小院的后面,每家一間小屋,小屋里有土灶,早、中、晚餐的時候煙囪里炊煙裊裊,聽著四家人鍋碗瓢盆,鍋里燒開了的油,菜下鍋的嘶嘶聲,鍋鏟碰鍋的叮咚聲。夾著聲音,飄出來的魚香,肉香,四季的小菜香,是真實生活的溫馨交響曲。
早、中餐都要忙著上班,各自在家不聲不響地吃完飯去工作,晚上的小院可熱鬧了,張家做的魚,李家做的肉,陳家做的雞,周家做的鴨,尤其 是夏天,每家門前擺一張小桌了,把美味都端出來擺在桌子上顯擺一番,當然也會請四家人嘗嘗自家的菜,我們端著飯碗,與其說是吃飯不如說是在開交流會,一天中的工作,張家長李家短的家常事,有時候有什么突發(fā)事件一起議論,論個對錯也會爭得臉紅脖子粗的。
長長的小院子里,我們四家都拉上鐵絲,哪家需要曬衣服曬被子的都可以自由的用,從不計較,有時候如果有人先曬滿了,另一家就拿到別處去曬,從不把別人的衣物掀起或不讓曬。
最為可敬的是,如果遇到下雪或者下雨不在家的時候,根本就不用擔心衣物會被淋濕,總有人會幫你把衣物收起,放在家門口的樓梯欄桿上,或收進他們家里,晚上回去就會送到家里來,每次都是如此。為了這些生活小事,我不知道感動過多少次。因為我在家的時候少,總是麻煩他們幫助我。
十幾年里,我們四家人其實已成為了一大家人,無論是哪家辦喜事或者做喪事,從來都是四家人一起上陣,里里外外,什么事都幫著做,從始至終。
這個小院留下我太多的記憶,以至于一直不能忘懷,也不能適應新環(huán)境的人情冷漠。
十多年前,為趕潮流,我也隨大潮涌入了城市,居住了很多年后,我對姐姐說:“我總感覺這里是旅館,不是家!”大姐說:“不習慣是吧,慢慢融入了就會好的!”
十多年來,這個小區(qū)雖然不大,入住率卻很高,是這次疫情我才知道我們小區(qū)總共居住的有300多戶人家,除去我們一起搬進來的四家老鄉(xiāng)外,還有一個單元的幾家人面熟一點,好像我認不了幾個人,都是面對面視若無睹,有時候我主動與人打打招呼,但下一次見面了,也只當不認識,時間久了,我也不再與人打招呼了。
這些都無所謂,因為畢竟見面的時候很少,都是早出晚歸,進門關門,將自己封閉在自己那塊天地里。
我們小區(qū)的樓頂,開發(fā)商人性化地做了一個大大的平臺,以方便居民晾曬衣物,剛搬來這里的時候,我在平臺的上面打了幾個澎漲絲,拉了幾根鐵絲,用于大家曬衣物用,我住的樓層比較低,一般時候只是洗被子太多的時候就拿上去曬曬,從來不管誰在曬衣物,誰在使用,有時候洗被子太多了拿上去曬一下,看到別人已曬滿了,我再拿回家去用大衣架曬曬算了,從不動別人的衣物。
心中總有一個理念:遠親趕不上近鄰,一輩子能做一回鄰居,能住到一棟樓房是前世修來的緣分。所以我只想與人為善,不想結怨結仇,與人和睦相處,自己開心,別人也開心。
但后來我遇到的事,真是讓人無語,旁邊單元頂樓的住戶,裝修房子的時候,就在與我們單元的交界處,做了幾個高高的水泥墩子,我一直在想,這幾個墩子是用于做什么的,后來,我們單元頂樓的大姐告訴:“那人想把這塊平臺用鋼筋框起來歸為已有,我阻止了,這是防火通道,隔斷了遇到緊急情況怎么辦?另外公共平臺是這棟樓的居民共同所有,共同使用,為什么他要歸 為已有?所以搞得不愉快!”
后來,我拉的鐵絲被那人剪斷了,并且把澎漲鏍絲也弄掉了。
算了吧,不讓拉鐵絲就不讓拉,反正我一年也曬不了幾次。
春節(jié)的時候,家里要洗大量的衣服,被子,沙發(fā)罩,窗簾等等,我在那塊平臺上別人打的澎漲絲上拉了一根鐵絲,曬了一天衣物,然后第二天鄰居也拿上去在我拉的鐵絲上曬了一天衣被什么的。
我是準備等鄰居曬完了就將鐵絲解回來,免得弄到尷尬。后來疫情發(fā)生了,這事我也忘記了,有一天在家實在悶得難受,就到樓頂平臺去透透氣。卻看見我拉的鐵絲,被剪斷了零亂地躺在地上,我的心很涼很涼,這要是在小鎮(zhèn),不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我真想打一張字條貼在那墻上:“我們是鄰居,為什么會這樣,一輩子能 做鄰居是緣分!”后來想不必要與這種人生氣??粗鴱潖澢稍诘叵碌蔫F絲,我在想,這人心是不是與這鐵絲一樣冷漠,梆硬,彎曲?。?!
還有一次,還是我拉的鐵絲在樓頂的時候,夏天我走的時候太陽還很大,到吃午飯的時候,瓢潑大雨,我想起樓頂的被套,就打電話同一單元的大姐,讓她幫收到樓梯間一下,等我回來的時候,被套仍然在樓頂的鐵絲上,淋得透濕,心也和被套一樣濕了。
最難忘的一次是剛搬家不久的一個冬天,小區(qū)還沒完全封閉,我家被盜了,小偷將我鋼鐵長城一樣的“步陽”門撬變了型,入室盜竊,將家里能值點 錢東西的洗劫一空,那景像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強盜進了家門的感覺,所有的抽屜、柜子,能翻的地方全翻了個遍,滿地衣物,一片狼籍,連幾盒散裝的,待客沒吃完的煙都沒有放過,我剛買回的一塊手表,因表帶太長沒來得及去弄,裝在一個方便袋里,掛在衛(wèi)生間門后的把手上,我想這樣應該很安全了,也被發(fā)現了,沒能逃過一劫。
這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也就算了吧!
后來同一元的人還對別人說,那天她看到我家被盜的,小偷正在撬我家門,她沒報警,也沒呼喊,這些都算了,是我家該有一劫??墒撬髞磉€對別人說會不會是我家有仇人。讓人傷心,我從未與任何人結怨結仇,怎么可能是有人有意害我,小偷偷東西還認人嗎?
這是又一個鄰居!
我的車庫不在我的樓下,而是在其它一棟房子的樓下。剛搬來不久,總是把車停到車庫門前的花壇邊,在自家車庫門前,應該是最安全,早上走的時候,倒車也容易一點。一天早上起來,看到車胎癟了,以為是車胎漏氣了,就和老公一起將備胎換上。
過了幾天,又是這樣,車胎又癟了,又是匆匆忙忙把備胎換上,連續(xù)兩次,只癟一只胎,我們沒有想過是人為的,第三次,是靠我車庫門那邊的兩只車胎都癟,我就覺得有些奇怪了,后來小區(qū)出去買菜的一位老人告訴我,他兒子將車停在哪兒的時候,也是車胎被放氣的。我的一位老鄉(xiāng)把車停在我的車庫門前也出現了同樣的事情,老鄉(xiāng)還打電話氣急敗壞地質問老公:“你不讓我將停你車庫門口告訴我就是,干嘛搞這樣的事?”老公說:“如果我不讓你停,我會告訴你,我自己的車停在門口就被放氣了,扎胎了,我都不敢停在自己的車庫門口了,你還怪我!”
后來有人告訴我們,是住在我車庫旁邊的老人的兒子干的,我們把車停到我車庫門口了,他沒地方停車,也影響他倒車,為此還劃傷了幾輛車的油漆。
無語,這就是城市鄰居嗎?
當然,這樣的人,一個小區(qū)是少之又少,我相信,大多數鄰居還是以人為善,和睦相處。但是少數人的行為,卻讓人傷心。
因此,我還是萬分懷念小鎮(zhèn) 的那個充滿溫馨的四合院,還有爬滿小院,大家共同分享的葡萄。
DSC_2659.JPG (386.07 KB, 下載次數: 191)
下載附件
2020-5-12 10:53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