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華語戰(zhàn)爭影片《八佰》 于8月21日上映。 該影片改編自抗日戰(zhàn)爭史上 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
1937年10月,日寇逼近上海。
為了保存實力日后反攻, 抗戰(zhàn)軍隊撤出上海, 只留下400人殿后。 為了迷惑敵人,對外稱800人, 他們在四行倉庫足足留守了四晝夜, 抵抗住了日軍多番進攻, 保衛(wèi)了上海最后一塊陣地。
微信圖片_20200821153558.jpg (149.59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2020-8-21 15:36 上傳
在這些壯士中, 很多人都是普通人, 但他們無懼強敵孤軍奮守的壯舉, 為中華民族留下一個有關血性和尊嚴的傳說。 他們中有一位名叫楊養(yǎng)正的壯士, 隨州天河口人, 他是“八百壯士”里最后一個去世的戰(zhàn)士。
微信圖片_20200821153607.jpg (22.36 KB, 下載次數(shù): 110)
下載附件
2020-8-21 15:37 上傳
楊養(yǎng)正原名楊德余,1933年入伍,淞滬會戰(zhàn)前任國民黨軍88師524團一營一連一排排長。淞滬會戰(zhàn)后期,他在謝晉元團長的領導下,堅守四行倉庫四天五夜。 1937年10月31日,部隊奉命撤入租界,被租界解除武裝,送進“孤軍營”。1941年至1942年底,楊養(yǎng)正先后被日軍關押在寶山營房、南京老虎橋第一模范監(jiān)獄、安徽蕪湖對岸裕溪口,后成功逃出。 楊養(yǎng)正在戰(zhàn)斗中失去了左眼,一直到1944年初,他和另外幸存的12名官兵一起到了重慶,作為“八百壯士”的幸存者,他們在重慶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分別被授予“勇士”稱號。
微信圖片_20200821153614.jpg (23.48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2020-8-21 15:37 上傳
楊養(yǎng)正一家的"全家福" 后來他被安排住進了位于長壽的第九殘廢教養(yǎng)院,在那里,他認識了小賣部里的一個姑娘,對方得知了他的抗日事跡,對他十分仰慕,姑娘沒有嫌棄他左眼殘疾,最后依然選擇嫁給了當時一無所有的楊養(yǎng)正,兩人在后來的歲月里育有5個子女。
微信圖片_20200821153620.jpg (19.7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20-8-21 15:37 上傳
楊老在謝晉元墓地前
微信圖片_20200821153627.jpg (17.08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2020-8-21 15:37 上傳
楊老在謝晉元銅像前 2005年7月5日,闊別上海68年的楊養(yǎng)正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了上海四行倉庫和孤軍營謝晉元團長銅像前?!皸铕B(yǎng)正摸著銅像的手,接著又站起來,張開雙臂,把銅像緊緊抱在懷里,兩行熱淚涌出眼眶。四行倉庫陳列室保留著當年八百壯士名冊,名冊上有楊德余的名字,楊養(yǎng)正的手指在自己名字上停留了很久。 2010年12月16日,享年96歲的楊養(yǎng)正與世長辭,他是“八百壯士”里最后一個去世的戰(zhàn)士。雖然楊養(yǎng)正老英雄沒能回到隨州,但他的英雄事跡感染著我們隨州人。雖然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能體會戰(zhàn)爭的腥風血雨,但是我們熱愛我們的國家,感恩每一個像楊老這樣為和平付出過血與汗的英雄們,向他們致敬!
來源|青春隨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