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午,習近平一下飛機,就轉(zhuǎn)乘火車、汽車前往石柱縣,山路蜿蜒、坡急溝深,輾轉(zhuǎn)3個多小時抵達大山深處的石柱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
見到村民們,總書記深情地說:“我今天乘飛機、坐火車、坐汽車,先后用了三種交通工具,專程來這里看望大家?!?/div>
+ U+ `7 t/ R9 ]: _; O8 [% @# r
! T0 N* p5 J% ] 一天時間,從首都到地方,從市、縣到鄉(xiāng)、村,一路馬不停蹄,一竿子插到底,徑直走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總書記為何不辭辛苦、千里迢迢來到這個村?
華溪村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人均可耕地面積不到1畝,而且土地十分貧瘠,全村542戶、1466人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85戶、302人,屬于典型的貧困村。
而這個村所屬的中益鄉(xiāng)也是深度貧困鄉(xiāng),所屬的石柱縣則是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
4 b9 g' B) K5 R6 B9 H+ q! X+ G6 ~- ~$ W
這就是總書記口中常常念及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階段“難啃的硬骨頭”。
當?shù)刎毨Оl(fā)生的原因是什么?脫貧攻堅的難點有哪些?擺脫貧困的出路何在?習近平總書記深入農(nóng)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就是要實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三)
要把實際情況摸準摸透,做到胸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解剖麻雀是個好辦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要在務實戒虛上下功夫,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一個一個實際問題上,解剖麻雀,把問題想深、想細、想透,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是誰的問題就由誰來解決。
同樣是解剖一只麻雀,黨的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州,深入企業(yè)、農(nóng)村考察調(diào)研,提出要緊扣新時代要求推動改革發(fā)展。
這次,則是圍繞脫貧攻堅這個主題,重點考察調(diào)研一個貧困村。
圍繞一個主題,解剖一只麻雀,總書記看得很仔細、問得很具體:
考察一所小學,他走進師生食堂,仔細察看餐廳、后廚,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wèi)生情況;
看望一家貧困戶,他踏著濕滑的石階登上陡坡,從屋外看到屋內(nèi),詳細詢問老兩口生活和身體狀況;
! t, P9 ~" k8 @" j" ^5 X Q: T$ l/ q, f6 A! h
走訪一家脫貧戶,他沿著鄉(xiāng)間小路步行察看自然環(huán)境、村容村貌,了解該村通過種植中藥材黃精等特色經(jīng)濟作物帶動村民脫貧的情況。
! u0 s4 Z& b8 E7 m
. v1 r5 X2 A# d0 i7 h 一個村、幾個點細細看下來,相當于對當?shù)孛撠毠怨ぷ髯隽艘淮巍俺椴椤薄?/div>
“抽查”結(jié)果令人滿意?!翱吹酱蠹也怀畛浴⒉怀畲?,教育、醫(yī)療、住房安全越來越有保障,心里感到很托底?!绷暯秸f。
與此同時,總書記指出“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huán)節(jié)。他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tǒng)一思想,抓好落實。要摸清底數(shù),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既有點上的考察調(diào)研,又有面上的座談交流,脫貧攻堅的形勢更清楚,存在的問題更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更清晰,也就更加堅定了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勇氣。
總書記強調(diào),貧困縣摘帽后,要繼續(xù)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xiàn)已脫貧人口的穩(wěn)定脫貧。貧困縣黨政正職要保持穩(wěn)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xù)執(zhí)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jiān)管。要保持政策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
) r' F6 [; P+ x7 a8 L* s$ a& n7 U8 q5 Z6 U
這樣強調(diào)的目的,是因為:“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zhàn),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保ㄎ淖郑簭垥运?攝影:鞠鵬、謝環(huán)馳)
& R! d/ p& L0 P/ h4 c1 b0 s' V$ o$ |1 _: o, E3 R* r+ @6 E
' m; d8 B%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