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2-6-6 12:22 |
---|
簽到天數: 5 天 [LV.2]偶爾看看I
|
1.jpg (201.71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2022-8-2 09:25 上傳
2.jpg (162.95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2022-8-2 09:25 上傳
3.jpg (219.84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2022-8-2 09:26 上傳
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吳財榮 通訊員 周文欽 曹建
田野青青,流水泠泠;微風拂處,綠浪滾滾。7月28日,雖然天空下著雨,但在通往廣水市駱店鎮(zhèn)魯班新村的公路兩旁,整齊的綠化帶上,翠綠中點綴著點點暗紅,在雨中別有一番風景。走進魯班新村,隨處可見干凈平坦的道路、嬌艷欲滴的鮮花、錯落有致的房屋、色彩各異的墻繪……村在畫中,畫在村里,一幅充滿生機的美麗鄉(xiāng)村新畫卷展現在眼前。
魯班新村原名為魯班村,2006年魯班村與長山村合并,更名為魯班新村。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865戶、2593人,共有耕地面積3030畝,版土面積4.4平方公里。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班應楚王之邀,從魯國前往楚國都城郢,幫助楚國建造攻城機械。魯班前往郢城的路上,正趕上長江梅雨季節(jié),因不適應濕熱的氣候,在路上染病,該村一雷姓村民發(fā)現了奄奄一息的魯班,便將他帶回家悉心照料。雷姓村民的善良、勤勞感動了魯班,病愈后,魯班決定將木工手藝傳授給他。魯班的技藝讓村民大為驚嘆,便紛紛來拜師學藝。魯班走后,這一帶村民靠從魯班手里學到的精湛技藝,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后來,魯班過逝,村民悲痛萬分,自發(fā)在村里為魯班修建了一座墳墓,把當時他送給村民的工具藏在墓里,還將村子取名為魯班村。
行走在牌行灣,但見新中式風格的沿灣立面延伸,復古文化磚、仿古瓦檐、經典的中式回字形浮雕、祥云圖案相映成景,十幾處整面墻體,或浮雕標語、或寫意繪畫,氣韻流暢,古樸莊重,簡約大氣。村里的長者告訴記者,這里就是當時魯班殿的范圍。
“詩意田園,魯班新村?!贝謇锕派畔愕挠氨谛【坝^上的標語彰顯著村民的夢想。
近年來,魯班新村爭取財政專項資金400多萬元,撬動民間資本近3000萬元,大力實施形象提升工程。硬化鄉(xiāng)村道路13公里,整修塘堰10口,安裝路燈65盞,建成文化廣場3處,粉刷墻體1.2萬平方米,路旁植樹2.5萬株,新建公廁6個,購置垃圾箱25個、分類垃圾桶1450個,聘請11名保潔員,實現垃圾集中清運處理。
來到魯班文化廣場,記者感受到濃厚的魯班文化氛圍。魯班精神展覽長廊上雕梁畫棟、彩金描繪,各類匠具整齊排列。魯班大師手持匠斧的畫像紛外醒目,他是魯班新村的標志和象征,更是文化展示背后魯班新村的硬實力。
魯班新村黨支部書記丁伯安告訴記者:“建設魯班文化廣場,旨在從篳路藍縷創(chuàng)業(yè)史中汲取力量,弘揚‘勤奮傳承、精益求精、誠信敬業(yè)’的魯班精神,傳承魯班文化,鍛造建筑產業(yè)長板,重塑競爭新優(yōu)勢,引領魯班新村的未來發(fā)展?!?/font>
“廣場整體設計體現了‘建筑之鄉(xiāng)’對傳統建筑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彰顯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環(huán)境的追求。在這里,白天可享受廣場的美景,晚上可欣賞流光溢彩伴隨歡聲笑語的和樂畫面,感覺家鄉(xiāng)越來越美,鄉(xiāng)親們越來越幸福了。”村民雷文良高興地對記者說。
建筑業(yè)已成為魯班新村名副其實的基礎產業(yè)、支柱產業(yè)、富民產業(yè)。近年來,該村在全國各地從事建筑業(yè)的老板達28位,帶動60%以上的強壯勞動力參與建筑行業(yè),他們用雙手筑起了“魯班建筑”品牌。僅此一項,全村年均建筑收入達1200萬元。
兩足踏遍地北天南,雙手蓋起高樓大廈;樹起摘星腳手架,攬金造福桑梓地。建筑業(yè)已經成為魯班新村強村富民的“錢袋子”,魯班精神更成為魯班新村新時代的圖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