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av在线,91土豪约大长腿美女嫩模,超碰在线人人艹,黄色美女视频网站,日韩精品在,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国产精品第四页

隨州論壇

標題: “曾隨文化走廊”怎么建?快來留言建議吧! [打印本頁]

作者: 隨州日報    時間: 2019-6-26 15:43
標題: “曾隨文化走廊”怎么建?快來留言建議吧!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19-6-26 15:47 編輯

“曾隨文化走廊·概念規(guī)劃”
方案己經完成
現在開始廣泛征求意見啦!


曾隨文化走廊整體效果圖

@隨州人,
@關心隨州的人,
@國內國外牽掛隨州的人
如果您有好的意見或者建議,可直接反饋給隨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或者直接在本帖子的后面留言!留言!留言!

隨州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反饋意見收集

聯系人汪群
聯系電話:0722-3827922
QQ:55077992

(, 下載次數: 205)

隨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綿亙數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蔚為大觀的文物資源,形成了其博大深厚的文化沃土。


隨州市委書記陳瑞峰提出,要將隨州的城市文化宣傳出去,建立世界唯一以遺址串聯的曾隨文化走廊,將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發(fā)揚光大,建設文旅名城,打造品質隨州。


未來曾隨文化走廊將如何建設發(fā)展,讓我們一起來先睹為快吧!

規(guī)劃范圍
本次規(guī)劃范圍為四大遺址片區(qū):涵蓋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遺址兩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及葉家山、義地崗墓地兩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安居大遺址片區(qū)范圍473公頃,葉家  山大遺址片區(qū)229.89公頃,義地崗大遺址片區(qū)322.75公頃,擂鼓墩大遺址片區(qū) 1025.74公頃。總用地面積約2051.38公頃。四大遺址保護區(qū)所連接范圍,及其周邊擴展1公里范圍。


區(qū)域條件

從整體上看,曾隨文化走廊在隨州市內涵蓋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遺址兩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葉家山、義地崗墓地兩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點帶面、自東向西形成了一條由四片大遺址及沿線若干遺址、景觀點組成的城市拓展主軸。其位于隨棗走廊這一自商周以來便形成的桐柏山與大洪山之間的南土門戶和戰(zhàn)略、交通要道中部,向西北銜接棗陽的蘇家垅和郭家廟墓群遺址,向東南銜接盤龍城遺址,是荊楚大遺址歷史傳承脈絡的重要組成。


從遺址片區(qū)情況來看:葉家山遺址現狀以田園、濕地風光為主,為城市集中建設區(qū)以外用地,其葉家山墓地曾出土西周早期曾侯犺編鐘,片區(qū)中廟臺子遺址,為同時期曾國都城所在,該遺址北臺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50米,南臺東西長140米、南北寬120米,兩臺之間有20米寬的壕溝,總面積6.18萬平方米。與其相鄰的西花園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也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義地崗遺址片區(qū)位于隨州老城區(qū),緊鄰隨州古城,片區(qū)中包括季梁祠、隨州文化公園等多種文化、景觀元素。義地崗古墓群為春秋時期曾國王陵區(qū),先后發(fā)掘大量春秋晚期青銅兵器,這是在漢東之地出土、國內首次發(fā)現的隨國銅器。春秋早期哲學家、中國歷史上無神論之先驅、“民為神主”思想的倡導者——隨國大夫季梁,其墓地也在其中。片區(qū)所在義地崗區(qū)域為城市中心崗地,較周邊有10米左右高差,在后期的景觀營造中應充分考慮其特色突出。


擂鼓墩遺址片區(qū)現狀已建成曾侯乙墓博物館、隨州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其中曾侯乙墓是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出土地,反映了區(qū)域濃厚的古樂文化積淀。該遺址片區(qū)擁有宏觀山形水勢的自然環(huán)境。東團坡山體是隨州市中心三大山體之一,毗鄰?水、涢水兩條水系交匯處,是城市重要的濱水界面。區(qū)域中存在大量部隊用地包括濟南軍區(qū)空軍軍械廠和空軍士官學校占壓擂鼓墩墓地, 擬將遷出。


安居遺址片區(qū)位于隨州城西南15公里。片區(qū)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涢水、溠水在其西南交匯,區(qū)域南側為安南山綿延十余公里。鎮(zhèn)區(qū)古有“小漢口”美譽,鎮(zhèn)區(qū)內老街“九街十八巷”保存良好,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元素。


整體定位

結合走廊的重要性與歷史積淀,將它定位為:

以豐富的遺址資源為基礎,以大遺址保護與展示為核心的大遺址聚集的世界級文化旅游功能帶,延續(xù)歷史脈絡,引領城市發(fā)展的,集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高端旅游服務、高端商業(yè)商務、綜合宜居配套為一體的文化引領城市的質隨州綜合發(fā)展帶。


本次規(guī)劃形成“一軸四片”的總體空間結構:

一軸”是曾隨文化走廊,是城市的文化之軸、生態(tài)之軸、發(fā)展之軸、品質之軸。

四片”是以 “文化+”為核心構架,以四大文化內涵為亮點,以四大遺址保護區(qū)為基礎的四大片區(qū),包括以“文化+生態(tài)”為核心構架的葉家山遺址保護區(qū)、以“文化+老城”為核心構架的義地崗遺址保護區(qū)、“文化+小鎮(zhèn)”為核心構架的擂鼓墩遺址保護區(qū)、“文化+村落”為核心構架的安居遺址保護區(qū)四大片區(qū)。


總體構思

文化之軸:打造展現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的文化聚集帶

展現三千年城市文脈,弘揚曾隨文化精髓。通過復合多元的展現方式,在軸線上集中體現季梁文化、編鐘禮樂文化、青銅文化及曾楚文化的交融,打造展現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的城市文化聚集帶。


走廊由東西兩側向城市中部匯聚:在東西兩側葉家山與安居片區(qū)建設西周文化體驗片區(qū)、曾楚文化體驗片區(qū),在擂鼓墩片形成商周青銅、禮樂文化展示片區(qū),在城區(qū)中部義地崗片形成城市文化高地——中央文化區(qū),重點體現春秋時期與曾楚文化交融的文化特色。


走廊創(chuàng)新性的采取發(fā)掘與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在安居、羊子山、擂鼓墩、義地崗、葉家山地下、廟臺子、西花園規(guī)劃七處地下文物博物館,使地下的文物真正活起來,真正為民所見。


生態(tài)之軸:打造通山達水的綠色人文之軸

強化“三山合圍,四水入城”的城市景觀風貌,自東向西串接漂水河、涢水至大洪山,構建隨城山-義地崗-擂鼓墩東團坡自然山體保護帶,銜接外圍山水通廊。


構建世界級的大遺址公園觀光帶,沿軸線自西向東形成隨國古都遺址公園、鄂國都城(羊子山)遺址公園、擂鼓墩遺址公園、義地崗遺址公園、西周郊野(葉家山)遺址公園、廟臺子與西花園遺址公園六大文化遺址公園,沿線串聯隨州古城、隨州文化公園等城市景觀精華,形成匯聚城市山水精華景觀的綠色廊道。


發(fā)展之軸:打造高端產業(yè)集聚的功能之軸

構筑由歷史保護到城市發(fā)展繁榮的轉換,圍繞文化產業(yè),打造匯集旅游服務、商業(yè)休閑、商務辦公等高端產業(yè)集聚的功能之軸。

圍繞文化發(fā)展上下游產業(yè)集群,構建以 “文化+” 為核心的景區(qū)、城區(qū)、小鎮(zhèn)、村落社區(qū)四大產業(yè)發(fā)展集群。在葉家山形成國內首創(chuàng)的田園遺址綜合體,在義地崗形成以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示范為核心的高端產業(yè)集聚區(qū),在擂鼓墩形成世界級的旅游商業(yè)服務區(qū),在安居構建國內領先的文化體驗、文化居住匯聚區(qū)。


以亮點項目帶動片區(qū)與軸線建設,走廊沿線建設曾隨文化中心、青銅之路特色商業(yè)街、安居八景等核心引爆項目,引領片區(qū)發(fā)展。


發(fā)展之軸:打造提升城市品質的策源地


品質之軸:打造提升城市品質的策源


葉家山遺址
“文化+生態(tài)”為構架,以西周文化為主題,構建大型城市郊野游憩片區(qū)。

對標土耳其以弗所及京都平城京遺址案例,結合漂河濕地、與田園生態(tài)本底與西花園新石器時代遺址群、廟臺子宮城遺址、葉家山遺址的歷史本底,依托漂河水系與濕地對接城市郊野綠廊,構建集遺址觀光體驗、生態(tài)游賞、健康休閑于一體的國內首創(chuàng)的:

通過“再現地景、重塑遺址、引入體驗”三大策略,充分尊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凸顯基地中田園、濕地、河流、植被的景觀意向;遷出遺址核心區(qū)內現狀村民住宅,還原歷史原真場景,將遺址挖掘后現場進行的意向性復原展示營造;策劃引入遺址觀光探險、原生態(tài)生活展示與研學、周文化露天歷史博物館,以及西周文化節(jié)、熱氣球空中游覽等一系列體驗項目。


葉家山片區(qū)規(guī)劃結構:

葉家山片區(qū)共229.89公頃,其中北側規(guī)劃為葉家山遺址公園,用地面積111.8公頃。該公園規(guī)劃結合漂水河沿岸自然風光,形成田園濕地游賞片區(qū),圍繞綠、水、田、園的郊野空間,將遺址游賞與自然風光融合。規(guī)劃在公園中形成漂河濕地觀光區(qū)、葉家山遺址展示區(qū)、西周文化村、田園風光區(qū)等景觀片區(qū),共同打造為隨州郊野的文化田園觀光亮點。


南側為廟臺子與西花園遺址公園,用地面積118.1公頃。該公園規(guī)劃形成以古體驗與探險為特色亮點的城市郊野游憩片區(qū)。規(guī)劃在公園中恢復廟臺子都城遺址,形成西花園露天遺址博物館、考古體驗區(qū)、廟臺子宮城遺址觀光區(qū)、西周原生態(tài)的生活方式體驗場、仰韶文化體驗園等文化體驗片區(qū),構筑豐富的游覽體驗。

義地崗遺址

“文化+老城”為構架,以季梁文化為主體,構建隨州中央文化區(qū)。


對標西安大明宮片區(qū)、古羅馬遺址周邊文化城區(qū)模式,結合季梁墓遺址、文峰塔遺址、隨州文化公園豐富的文化元素,對接隨州古城,打造集文化研究、文化展示、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城市中央文化區(qū),是城市的文化創(chuàng)新驅動引擎。


通過增活力、引動力、添魅力三大策略,以文化帶動功能,構筑活力多元的城市公共活動平臺,引入曾隨文化論壇、隨州人講故事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激發(fā)老城活力;引入文化創(chuàng)新、展示、旅游產業(yè),配套特色商業(yè)、休閑體驗、特色餐飲、特色酒店一系列豐富的服務設施與功能;通過打造曾隨文化中心、季梁博物館等核心項目樹立文化品牌。


義地崗片區(qū)規(guī)劃結構:


義地崗片區(qū)共322.75公頃。規(guī)劃西側為特色商業(yè)區(qū),超五星級酒店、創(chuàng)智商務辦公區(qū)和曾隨文化中心。


中部為義地崗大遺址公園,以遺址保護和展示為動力,形成以展示考古及發(fā)掘文物、科普遺址文化、遺址復原展示位主要內容的文化展示區(qū),內部設置隨州音樂廳、隨州美術館、曾隨文化博覽中心和曾隨遺址風貌文化展示區(qū);東部以遺址、考古文化研究為動力,以隨州考古文化研究中心、曾隨文化創(chuàng)意工坊為核心,設置曾隨文化研究、考古研究、考古衍生產品研發(fā)、文化藝術品創(chuàng)意研發(fā)的曾隨文化創(chuàng)意工坊、大遺址創(chuàng)業(yè)孵化區(qū)。



擂鼓墩遺址

對標淹城遺址、鴻山遺址、拈花小鎮(zhèn)模式,結合現狀曾侯乙遺址博物館、隨州博物館等文化元素,對接涢水、厥水、東團坡等自然生態(tài)資源,突出青銅文化、禮樂文化等文化特色,打造集文化游覽、文創(chuàng)交易、餐飲購物、觀光休閑為一體的:

通過擦亮青銅與編鐘文化品牌、建設文旅中心兩大策略,形成青銅與編鐘兩大文化小鎮(zhèn)。


擂鼓墩片區(qū)規(guī)劃結構:


擂鼓墩片區(qū)共1025.74公頃,其中核心區(qū)面積為260.93公頃。規(guī)劃西側為曾侯乙大遺址公園,該公園集教育、科研、游覽、休閑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中國首個編鐘文化主題公園,著力打造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區(qū)、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規(guī)劃北側為以“音樂觀演、禮樂研究、特色民居”為主題的編鐘文化小鎮(zhèn);規(guī)劃南側為以“青銅展示、風情體驗、特色旅游”為主題的青銅文化小鎮(zhèn)。


安居遺址

以“文化+村落”為構架,以曾楚文化為主題,對標良渚文化村、馬丘比丘遺址模式,緊抓高鐵站場的建設契機,結合羊子山鄂國古遺址、曾國都城遺址、九街十八巷文化遺產區(qū),對接府河與安南山,打造集遺址游覽、休閑體驗、文化宜居為一體的:

安居遺址規(guī)劃結構:

打造安居八景核心亮點項目,形成兩園、兩區(qū)、四片的八景格局。包括鄂國遺址公園、隨國古都遺址公園兩大遺址公園;古都耕植體驗區(qū)、安南山旅游區(qū)兩大旅游體驗區(qū);五昌書院、安心禪寺、涢水古渡口、涢水古村四個特色旅游片。形成村在田中、屋在樹中、人在畫中的總體風貌。


方案中落實一個村落中心,兩個遺址公園,三個特色社區(qū)片的總體布局。并在外圍形成安南山生態(tài)旅游體驗區(qū)和古都根植文化體驗區(qū)兩個文化體驗片區(qū)。


隨州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城市,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其最為耀眼的特色。建設曾隨文化核心,和荊州的楚文化、襄陽的三國文化相映生輝。


將曾隨文化走廊,打造成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全球華人神往的圣地,并逐步發(fā)展成世界旅游達人的勝地!   


如何將“曾隨文化走廊”建設得更好?
期待您提建議!
請在本帖后面留言↓↓↓


作者: 默°    時間: 2019-6-26 17:00
圍繞曾侯乙遺址,以編鐘文化為背景將曾侯乙遺址打造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基地,完善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

作者: 徐斌    時間: 2019-6-26 19:37
請問走廊是什么意思?這個走廊從哪里走到哪里?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9-6-26 21:33
設想很贊!充分抓住了隨州的特色之根!規(guī)劃很宏大,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如果建起來隨州就真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曾隨之都、禮樂之城、青銅之邦、中國周文化之窗!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9-6-26 21:44
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把隨州琵琶古城加進去,文化走廊建設隨州古城不可或缺!恢復部分老城歷史風貌,是曾隨文化的有效補充。

作者: 雪雁冰    時間: 2019-6-27 10:08
安居被詡為古曾都,卻不在曾都

作者: 3341904086    時間: 2019-6-27 11:10
大夏皇帝明玉珍也是隨州一大文化資源還有文峰塔,也是可以將它們有一定的聯系。

作者: 林超    時間: 2019-6-27 17:45
建議:一、處理好文化遺址開發(fā)與保護的關系,既充分挖掘遺址的文化價值,又要搞好遺址保護,防止開發(fā)性破壞。二、把曾隨文化與炎帝文化串聯起來,打造一條由北(厲山)至南(安居)文化帶,這樣更能擦亮隨州城市文化名片。

作者: 一個人的錯    時間: 2019-6-29 07:51
必須保護隨州原始風貌,例如原始古村涄,對城市功能區(qū)做好規(guī)劃,建設更多的人民休閑的生態(tài)公園,讓人們得到更多幸福感,舒適感,獲得感。

作者: 一個人的錯    時間: 2019-6-30 07:51
必須做好城市功能規(guī)劃,發(fā)展史更多的公園,惠民生工程

作者: 三個字    時間: 2019-7-1 13:19
賞點吧!
作者: 保質期    時間: 2019-7-1 15:03
在隨州原始風貌在增加隨州文化特色元素。
作者: 黃山松    時間: 2019-7-3 15:00
擂鼓墩片區(qū)內有一條水渠,已廢棄近二十年,自西北至東南穿越該片區(qū)全境,今借鄂西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恢復一渠清水,定會增添無限靈動韻味。
作者: 黃山松    時間: 2019-7-3 15:05
擂鼓墩片區(qū)有一水渠,自西北至東南穿越全境,已廢棄近二十年,今借鄂西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恢復一渠清水,定會增添無限靈動韻味。
作者: 隨侯蜘蛛    時間: 2019-7-5 22:12
如果再把隨州古城(琵琶城)、安居古城(鄂國故城)加上就完美了。商代“左比曾、中比輿、右比噩”,就是這個城邑格局!漢東古邦,大美隨州。
作者: 1399786308    時間: 2019-7-9 22:07
這個提法和規(guī)劃非常好!看樣子這屆相關領導和部門,正兒八經想為隨州做點好事,如如該規(guī)劃得以實施,隨州文旅名城會進一步得到深化。首先隨州市民首先得到享受(特別是與文化公園相貫通的異地崗遺址公園,讓老城區(qū)的居民又多了一塊有內含的綠地),其次隨州的旅游真正才能形成走廊,吸引并留住旅游群體。
建議是要從方方面面引導我是隨州人我愛隨州,減少拆遷和建設難度!另外是快速落實不能停留在只提思路和喊口號階段。


作者: lovesz    時間: 2019-7-18 16:50
建議把隨州古城(琵琶城)納入規(guī)劃,規(guī)劃要一次規(guī)劃、分步實施,一任領導接著一任干,只有這樣才能把規(guī)劃實現




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www.ynkmh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