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協五屆二次常委會議圍繞“多方聯動、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危困企業(yè)重組盤活”開展專題協商,組織開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專題學習。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巧玲 林超  時序更替,逐夢前行。2022年是五屆市政協履職開局之年,隨州市政協交出厚重履職答卷:
 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協調解決企業(yè)發(fā)展難題事項55個,收集并協調解決各類民生實事682件。
 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通過基層協商民主,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79件。
 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審查立案的170件提案全部辦復,委員們的真知灼見轉化為具體政策和工作舉措。
 ……
 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協團結帶領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fā)力,充分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升政協工作整體效能,為隨州打造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作出政協貢獻。
 圍繞中心履職在服務大局上彰顯新作為
 黨委政府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智慧力量就凝聚到哪里。
 這一年,市政協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首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在全省第一個建成政協文史館網上展館,舉辦多場委員讀書學習交流會,邀請媒體人士參加“隨州文史記者行”活動,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建功新時代。
 這一年,市政協推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率先垂范,廣大政協委員積極深入社區(qū)、村組、企業(yè)走訪調研,收集問題及意見建議700多個;通過開展協商活動,協調解決具體事項682件,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溫度。
 這一年,全市“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深入、有效、平衡開展。隨縣洪山鎮(zhèn)政協活動小組協調推進集鎮(zhèn)棚戶區(qū)改造項目,解決部分居民居住問題;廣水市郝店鎮(zhèn)召集委員和群眾代表廣泛協商,推進柏油路建設;曾都區(qū)西城街道烏龍巷社區(qū)就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問題多次召開協商會,最終達成共識……一年來,全市開展一線協商活動900余次,委員履職活動參加率達到90%以上,讓基層治理更有成效、更有溫度。
 深化協商民主為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新貢獻
 與時代同行,為發(fā)展助力。一年來,市政協緊扣黨政所需、政協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充分發(fā)揮政協職能作用和委員主體作用,為全市高質量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謀發(fā)展,調研成果更有分量。圍繞穩(wěn)增長、穩(wěn)市場主體、保就業(yè),就我市危困企業(yè)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形成《關于全市危困工業(yè)企業(yè)處置盤活的建議案》;圍繞加快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開展果蔬產業(yè)鏈建設情況視察調研,組織編印《扶持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政策匯編》……市政協聚焦事關全市改革發(fā)展的大事要事,謀劃協商議題、加強調查研究、組織協商活動,20余篇調研視察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所提對策建議得到廣泛采納,調研成果有效轉化。
 惠民生,提案質效更加凸顯。市委、市政府領導共領銜督辦重點提案14件,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共領銜督辦重點提案9件,《關于助力市場主體發(fā)展的意見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大城區(qū)老舊小區(qū)改造的建議》等提案,辦理力度大、舉措實,示范引領成效彰顯。
 促落實,民主監(jiān)督更有力度。圍繞提升城市品質,對城市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開展專項視察,推動項目早建成早見效;圍繞深化健康隨州行動,就公共衛(wèi)生補短板項目建設情況開展監(jiān)督性視察,促進織密織牢公共衛(wèi)生防護網……市政協開展民主監(jiān)督工作,在監(jiān)督中解決問題,助推黨政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強基固本提效能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樣子
 履職出彩的背后,是市政協加強履職能力建設的不懈努力。一年來,市政協持續(xù)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扎實開展“效能提升加強年”活動,破解“兩個薄弱”問題,深入開展“三高”委員活動,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推動政協工作取得新成效。
 聯動履職聚力增效。配合省政協在隨就提升縣域制造業(yè)競爭力等課題開展調研視察17次,大力推介隨州經驗。圍繞“加強農村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等全省共性指導議題,組織市縣政協深入協商,引導基層有序協商,推動市縣鎮(zhèn)村四級同頻共振、聯動發(fā)聲,合力提出隨州方案。
 協商機制更加健全。政協各專委會突出專業(yè)優(yōu)勢,組織所聯系界別委員從“難點”中選題,到“熱點”處調研,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水平。以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雙月協商座談會和專題協商會為重要載體,更加活躍有序開展各類協商議政活動,構建廣泛多層次協商議政格局。
 委員履職更有活力。制定《政協委員下沉基層履職工作方案》,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全部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報到履職;通過完善委員“三聯系”制度,加強委員聯系走訪;建強鄉(xiāng)鎮(zhèn)街道政協活動召集人隊伍,推動政協工作在基層“有人干、能干好”。
 機遇催人奮進,使命催人擔當。新的一年,市政協將進一步團結帶領全體政協委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共隨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fā)、擔當有為,為加快打造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奮力譜寫“漢襄肱骨、神韻隨州”建設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市政協調研我市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發(fā)揮委員主體作用書寫優(yōu)秀履職答卷   
一年來,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通過主題宣講、專題輔導、委員讀書活動等形式,交流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心得體會,委員們的政治意識更加堅定、履職責任心更強了、履職干勁更足了。像這樣以學習促履職,是我市持續(xù)開展爭做“三高”委員(工作質效度高、群眾滿意度高、社會美譽度高)活動的一個縮影。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是政協舞臺上的“主角”。去年以來,市政協著力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深入開展爭做“三高”委員活動,組織委員開展“五個一”(提交一件提案、參加一次調研、參與一場協商議事活動、反映一條社情民意信息、興辦一件便民利民實事)活動,有效提高新一屆政協委員的工作質效度、群眾滿意度、社會美譽度。
 開展委員讀書活動,讓書香盈滿履職路。市政協精心構建線上線下結合、多層次、立體化的讀書矩陣,委員們以讀書聚共識、以讀書獻良策、以讀書促履職,通過讀書提高了建言資政水平和凝聚共識能力。
 延伸政協工作觸角,拓寬委員履職平臺。市政協指導各地加強基層協商議事平臺建設,結合實際做到能建盡建,全面推進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打通了委員參與基層協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制定《政協委員下沉基層履職工作方案》,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全部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報到,辦實事解民憂,讓群眾感受到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溫度。
 2022年,省政協委員甘子林,市政協委員劉榮、申小麗3人獲評“湖北省優(yōu)秀政協委員”;隨州政協委員履職典型《菇農的“財神爺”——記湖北省隨州市政協委員許景聞》被《人民政協報》“委員新樣子”專欄報道……廣大政協委員立足本職,更好地服務基層和群眾,為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凝心聚力,在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展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良好精神風貌。
 
  
   市政協專項視察城市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創(chuàng)建“五型”機關提升履職服務能力   
參賽選手踴躍登場,激情演說,豐富的歷史知識、精彩的競賽技藝,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營造出一股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2022年6月底,市政協機關舉辦學習“四史”讀書報告會暨文史知識講解評比活動,引導機關干部加強讀書學習,把讀書收獲轉化為履職成果,產生了良好的帶動和激勵作用。
 去年以來,市政協聚力聚焦“效能提升”,深化爭創(chuàng)一流機關、爭當一流干部的“雙爭一流”活動,持續(xù)建強“政治型、學習型、實干型、創(chuàng)新型、廉潔型”機關,鍛造做人有定力、干事有擔當、工作有績效的干部隊伍,有力地服務保障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高質量履職。
 學思踐悟守初心,建設學習型、政治型機關。市政協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化理論武裝,樹牢宗旨意識。構建全覆蓋常態(tài)化學習制度體系,全年開展各類理論學習60多次。首次在全市政協系統開展理論征文評選活動,征集理論文章29篇,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理論成果。
 求真務實重探索,建設實干型、創(chuàng)新型機關。市政協靈活采取聽取情況通報、實地察看、走訪座談等方式開展調研活動,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凝聚智慧和力量。依托智慧政協平臺和主流媒體、網絡新媒體等,多形式、多視角、多層次傳遞委員聲音,展示委員風采,講好委員故事,提升委員履職成效。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加強廉潔型機關建設。市政協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業(yè)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持續(xù)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確保機關風清氣正、廉潔高效。
 
  
   市政協機關開展學習“四史”讀書報告會暨文史知識講解評比活動。   
 
   攜手凝聚力量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   
“通氣了,謝謝你們關注并費心協調推動,這下我們可舒心了!”近日,廣水市城郊街道城西社區(qū)居民劉祖梅高興地對前來走訪的政協委員高明輝、楊琪等人說。劉祖梅所住的城西社區(qū)新農村小區(qū)是老舊小區(qū),由于歷史原因,部分住戶交了錢卻遲遲不能通天然氣,群眾對此意見很大。城西社區(qū)“協商在一線”活動平臺搭建以后,政協委員、住戶代表、天然氣公司、社區(qū)就此問題進行了協商,最終小區(qū)居民的憂心事得到解決。
 這是市政協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的一個場景。2022年,市政協將“協商在一線”工作與“共同締造”活動融合貫通,搭建協商平臺,健全協商機制,延伸協商觸角,不斷推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走深走實。
 市政協聚焦增進民生福祉,將城鄉(xiāng)環(huán)境改造、教育、衛(wèi)生等民生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重要協商議題,持續(xù)關注,發(fā)揮政協協商經驗豐富、聯系群眾緊的優(yōu)勢,引導政協委員下沉基層,讓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一線協商得到解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政協堅持把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與“一線協商·共同締造”緊密結合,市縣兩級1119名政協委員全部深入基層一線履職,反映社情民意,積極牽線搭橋,通過協商議事平臺,在解決一件件民生實事中履職盡責。
 市政協始終注重發(fā)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建設“政協委員之家”47處,大力推動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等基層協商議事平臺建設,為居民群眾參與協商議事提供場所保障。
 市政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工作要求,推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深化、提質、擴面,更好把人民政協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