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征路 喜迎二十大 ——縣委黨校培訓班赴隨縣田王寨和革命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 隨州日報通訊員 江俐拉
“紅色文化啟迪靈魂,紅色精神浸潤心田”,9月28日,縣委黨校全體學員赴隨縣田王寨紅色教育基地、隨縣檔案館開展以“重走長征路,喜迎二十大”為主題的“課堂講、體驗走、展館觀、學員談”活動。90余名學員共同瞻仰革命故地,追尋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輩,接受紅色教育,接受了一次“沉浸式”觸及靈魂的“紅色洗禮”。 “沉浸式”聽課,補足精神之“鈣” “1934年,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隨縣太白頂田王寨,不失時機地召開了決定紅二十五軍前途命運的重要會議,并做出了向伏牛山區(qū)轉進的重要決策。這次會議是紅二十五軍長征的第一個重要戰(zhàn)略轉折點……”活動前一天,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彭靜為學員們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上了一堂生動有趣、身臨其境的紅色革命課程,讓革命精神春風化雨,讓黨課教育潤物無聲,走深又走實,走心又入心。 “沉浸式”體驗,筑牢信仰之“基”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田王寨紅軍長征紀念塔前,學員們鏗鏘嘹亮地重溫入黨誓詞。伴著紅歌前行,大家沿著紅軍長征路一路走進桐柏山深處。5個多小時的路程,即使山高陡峭、汗流浹背也阻擋不了學員們重走紅色路,接受紅色教育的堅實腳步,大家以“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氣魄實地體驗到了當年紅軍“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豪情壯志。 緊接著參觀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念館,沿著紅軍路依次瞻仰烽火臺、古寨南門、東門、紅軍醫(yī)院、鄂豫界碑會議舊址等,一幅幅紅軍艱難戰(zhàn)斗、生產(chǎn)生活的場景圖片,一段段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奮斗歷程,一個個手槍、電報機、草鞋、紅色宣傳單等彌足珍貴的革命遺物,它們見證著當年紅軍救國救民的初心,讓大家仿佛回到那段血雨腥風、波瀾壯闊、刻骨銘心的革命歲月,領略先輩們穿越歷史、照耀未來的紅色精神。 隨后,學員們在隨縣檔案館“隨縣紅色記憶”展廳內,沿著世紀曙光、武裝工農、中流砥柱、漢東黎明、人民新生、改革開放、再啟征程七個主題版塊,重走隨縣建黨的艱難歷程和建黨后的發(fā)展之路,現(xiàn)場大量的歷史文獻中精選的圖片、文字、實物,展示了隨縣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學員,內心受到震撼,精神接受洗禮。 “沉浸式”研學,鑄就忠誠之“魂” 參觀完教育基地和紅色展館后,學員們就地圍坐,逐一表達心聲,相互分享心得。中青班學員宋潤涵說:“從隨縣革命史中我們看到的是共產(chǎn)黨百年歷史的縮影,感受到的是我們偉大的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碼,激勵著我們接續(xù)奮斗,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輝煌業(yè)績。”學員劉艷桃也感慨道:“要從紅色歷史中感悟堅守信念的初心,學習胸懷全局的境界,領略團結奮進的品格,汲取勇當先鋒的力量,把紅色精神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切實提高自身履職能力和業(yè)務水平,做一名忠誠、干凈、擔當?shù)哪贻p干部,奮力譜寫新時代隨縣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重走長征路,奮進新時代。下一步,縣委黨校將持續(xù)創(chuàng)新“黨建+”紅色教育模式,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進一步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提高干事創(chuàng)業(yè)責任感、使命感,切實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當好紅色精神的繼承者,走好今后的“長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