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據《俄羅斯報》網站11月9日報道,在日本,離開東京到農村定居的人數已經連續(xù)3個月超過從農村來到首都的人數。據路透社報道,這首先涉及二三十歲的人??雌饋?,回到農村是一個長期趨勢,日本很可能只是開端。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表示,復興農村是政府的重要任務之一。
報道稱,如今,日本的村莊常常處于半荒廢狀態(tài)。年輕人渴望進城,留在農村的多數是老年人。日語中甚至出現了“少子化”這一專門術語——指的是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社會養(yǎng)老需求增加等情況產生的綜合效應。全國有幾百個絕大多數居民是老年人的村。這種情況不僅在偏遠山區(qū),甚至在東京郊區(qū)也能找到。如果這種趨勢不改變,到2040年,日本近半數城鎮(zhèn)將因為居民數量過少而面臨消失的危險。
不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遠程技術的發(fā)展似乎帶來了希望——許多山清水秀、古韻悠然的日本村莊將不會消失。
一名從東京搬來的人說:“現在我住在山間河畔,可以遠眺富士山。這里安靜,沒有人群,從而降低了感染的風險?!?br />
報道指出,大多數離開的人通過遠程辦公繼續(xù)在原公司上班。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這不再是問題。只要定期去趟首都就行,還能選擇錯開早高峰的時間。有些人把遠程辦公與干農活結合起來。有些人決定辭職,徹底務農。還有些人開始從事創(chuàng)新特色小生意——這是發(fā)展旅游吸引力和基礎設施的新方向。比如,開販賣本地特色面點的點心店,制作紀念品,開居酒屋。
報道稱,此外,就連一些企業(yè)也開始搬離大城市。有人改變商業(yè)模式,以遠程辦公為基礎,有人干脆同員工一起搬到小地方。目前,位于本州島長野縣的遷入人口排在首位,它為逃離大都市的人提供了最多的支持計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