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2-6-6 12:22 |
---|
簽到天數(shù): 5 天 [LV.2]偶爾看看I
|
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余運來
+ d+ v6 A1 z6 ~3 ^; H; {& z3 K8 K6 } 皚皚白雪覆蓋在香菇大棚上,剛剛出灶的香菇袋冒著熱氣。1月13日,來到曾都區(qū)洛陽鎮(zhèn)胡家河村村民陳伯銀家,他和妻子葉桂榮忙得不可開交,正準備把制好的香菇袋轉(zhuǎn)運到大棚里。 k! ?' k7 y7 v9 O+ n
“1999年我就開始種香菇,2019年種了4000袋,第一茬已賣了6000塊錢,全部賣完能賣25000塊錢?!标惒y邊掀薄膜邊說。今年,他又投資8000多塊錢,裝了6000袋袋料香菇,還計劃買4000袋,向萬袋奮斗。
: e1 J( V# V" X “他家有四口人,大兒子在清華大學讀博士,小兒子2019年從荊楚理工學院畢業(yè)后在浙江紹興上班?!贝甯刹亢砀=榻B,他家主要是兩個孩子前后腳上大學,因?qū)W致貧。不過,夫妻倆一門心思種香菇,已于2017年脫貧。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脫貧了,又帶頭成立互助社,帶動周邊的十幾戶貧困戶一起脫貧。 ; K k0 d/ W6 G5 A
“我們原來也是貧困戶,知道受窮的滋味不好受,看著其他貧困戶沒出去打工,在家里沒有事做,沒有掙錢的門路,就萌生了帶著他們一起種香菇的想法?!标惒y道出緣由,起初,只有幾戶跟著種,因缺少勞動力,一到香菇種植季,各家都忙不過來。 : n, i H! V2 |. c! G7 Q* ]
陳伯銀心想:能不能像過去種田一樣,大家互相換工,張家裝袋時都到張家去,李家香菇點種時都到李家去,這樣既能解決人手不足的矛盾,又能降低投資成本,應該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8 o9 |4 P% w: O
他把想法與同樣貧困的村民和盤托出后,大家一致認可,紛紛加入到互助社里來。在一河之隔的村民盧開志家門前,堆著小山一樣高的鋸末?!斑@兩天,我正在準備燒灶用的柴火,等料備差不多了,就請大家過來幫忙裝袋。”盧開志的兒子盧文龍說,父親因車禍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他之前在深圳打工,為了照顧父親,擺脫貧困,2019年返鄉(xiāng)開始種香菇。 + A3 f$ u+ I! Q
“政策這么好,村里又把大棚建起來了,減輕了我們的負擔,技術上還給我們指導,互助社里的村民還主動幫忙,作為年輕人,自己要奮斗?!北R文龍停下手中的活。他今年種了8000袋,明年準備種15000袋。這段時間搶著制袋,等忙完這陣,再去置辦年貨。
9 m1 @* x9 {! G 公路邊,20多個香菇大棚毗鄰而立。“去年7月,我們利用產(chǎn)業(yè)扶貧資金,投資37萬元建了23個大棚和1個冷庫,44戶貧困戶加入香菇種植合作社?!焙液哟妩h支部書記方同剛說,產(chǎn)業(yè)興旺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內(nèi)容,若沒有脫貧產(chǎn)業(yè),貧困村民很容易返貧,更談不上鄉(xiāng)村振興。* g. U7 z4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