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av在线,91土豪约大长腿美女嫩模,超碰在线人人艹,黄色美女视频网站,日韩精品在,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国产精品第四页

搜索
返回教育教學
發(fā)新帖 回復
查看: 5075|回復: 11
收起左側

[教育教學]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四五年級和初二!現(xiàn)在看還不晚

[復制鏈接]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1#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發(fā)表于 2018-8-1 10:1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不教育。因為,用周國平先生的話來解釋就是:“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本質(zhì)上都是自我學習?!?br />
    一個孩子,能夠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發(fā)現(xiàn)學習知識是一種樂趣,從而自己去探索學習心愛的一門學問,打開自己的心靈世界,也就是找到了自己。一旦找到自己的存在,你的人生就走上了自我生長的道路。





    1

    第一個關鍵階段:4、5年級


    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策略


    01
    孩子情感、情緒的突發(fā)期
    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個性


    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崛起,并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這一心理,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待,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因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與父母作對。

    父母們不要認為孩子故意與你作對,只是單純的不聽話行為,其實背后隱藏著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層原因。

    自我意識正處在形成期,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且總是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但由于生活和社會經(jīng)驗的不足,孩子的觀點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錯誤的,因此,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也會讓孩子的情緒、情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面對這一情況,家長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 方法一:找準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
    孩子會出現(xiàn)“煩死了”、“好煩呀”之類的話語,而且這類話語的數(shù)量會一直上升。很多孩子在作文里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

    一個孩子說:“媽媽讓我穿的衣服總是我不喜歡的;我喜歡長發(fā),媽媽卻讓我剪成短發(fā)……媽媽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現(xiàn)。”

    另一個同學說:“爸爸媽媽不讓我和同學玩,不讓我讀我喜歡的那些課外書。他們好像永遠都不相信我?!?br />
    其實,孩子的煩惱并不僅僅是針對玩具、衣服、發(fā)型,或者是課外讀物,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當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極、叛逆的情緒都會消失。

    正處于情感的突變期,他們?nèi)菀咨鷼狻l(fā)火,但他們也容易感動。與送給他們昂貴的禮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讓他們感動。

    ● 方法二:允許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10歲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經(jīng)由家庭轉(zhuǎn)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系和友誼將成為影響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科學的方法應當是這樣的:
    面對孩子表現(xiàn)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只要孩子發(fā)泄夠了,他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

    當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及時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而此時,允許孩子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為孩子準備一個沙袋,允許孩子對著沙袋發(fā)泄情緒;允許孩子養(yǎng)小動物,當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傾訴時,可以鼓勵孩子對著小動物傾訴;鼓勵孩子跑步、做運動發(fā)泄情緒……這些都是幫助孩子發(fā)泄情緒的好辦法,但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認同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悲傷和軟弱。

    ● 方法三:培養(yǎng)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四、五年級是孩子情緒、情感的突變期,也是培養(yǎng)孩子控制自己情緒能力的關鍵期。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是非、愛好有了明顯的分辨能力,然而他們的交流、溝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說不會與父母溝通,而這恰恰是促使他們情緒惡化的原因。

    要想培養(yǎng)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父母最先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一點: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關系,說出來,看父母有沒有辦法。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0:05 | 只看該作者
    02
    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fā)期
    告訴孩子他在為誰、為什么而學習


    四、五年級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fā)期,很多孩子開始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yè),甚至對父母常說的“要好好學習”等話也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感。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 首先,這與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關。
    在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孩子會更多地遵從家長和老師的意見,從不會過多去想“為什么”,他們認為家長和老師的話就是真理。但是,到了四年級后,孩子的思維能力迅速發(fā)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他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不好能怎樣呢?

    由于自我意識剛剛出現(xiàn),這時候的孩子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父母的嘮叨和命令不僅會令孩子感到厭煩,而且會給他們一種錯誤的信息:學習時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在為父母而學習。在這種錯誤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

    ● 其次,這與父母不了解小學階段知識的難度發(fā)展規(guī)律有關。
    到了四、五年級,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很多孩子都會感覺到對學習力不從心。如果父母還總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責、打罵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厭惡學習,從而產(chǎn)生很強烈的厭學情緒。

    做父母的,不管你的孩子正處于哪個年齡段,你要想教育好他們,必須提前了解他們的心理。做父母的就應該提前向孩子灌輸“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這個觀念。這樣,對于思維正在高速發(fā)展的四、五年級孩子來說,這將會促使他們的成績穩(wěn)步前進,而不是厭學。父母要對孩子多些鼓勵,少些抱怨;多些表揚,少些批評。

    孩子在四年級之前,或者在讀四、五年級的過程中,父母還應該提前知道哪些知識呢?或者說,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呢?

    ● 方法一: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誤解:他是在為父母而學習。父母越是逼著孩子去認真學習,越可能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拒絕學習、反駁父母的機會。

    ● 方法二:告訴孩子——你要為理想而學習
    現(xiàn)在有很多的家長這樣勸孩子好好學習:“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娶不到媳婦(找不到好老公)!”“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你將來就會成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就要過很艱苦的生活!”……

    也許父母們試圖用自己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來說服孩子要好好學習,然而,父母們卻忽略了這一點:四年級的孩子,正處于思維的高速發(fā)展期,他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維,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父母說什么,他們就信什么。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他們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學習。

    在幫助孩子樹立理想時,家長要特別注意一點,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強迫孩子把某個不喜歡的職業(yè)當做自己的理想。而是要根據(jù)還子的特長和愛好,幫助孩子樹立理想。

    ●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如果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媽媽就給你買什么?!薄翱剂诉@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丟人,你還好意思要這要那!”……這種教育只能是害了他們,或者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蠻橫不講理,或者使他們的成績大幅下降,郁郁寡歡,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成績。學習是學生的職責,學習好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好而沾沾自喜,或者用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來獎勵她,這樣只會讓你的孩子有個錯覺:學習是為家長學的。

    對待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首先不能打罵他們,其次要鼓勵他們,幫他們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幫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并告訴他們:“只要學習一直在進步,成績是次要的?!?br />
    家長還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地學習氛圍,如與孩子一起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不要動不動就問孩子成績、放學后就催促孩子去做作業(yè),這樣只能讓孩子有種錯覺:他是為成績而活。

    ● 方法四:父母對一至三年級的孩子不要太過嚴厲
    在小學一至三年級,孩子是沒有理性思維能力的,父母要求什么,他們就會做什么,父母說什么,他們就會聽什么。此時,父母的嚴厲可以起到作用。

    但到了四、五年級,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有了自我意識,當父母再嚴厲地要求他們?nèi)W習、再規(guī)定他們每次考試必須達到的名次時,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件很苦的事情,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

    對于那些還沒有上學,或者剛剛讀小學的孩子來說,父母們不要急于教會他們多少知識,也不要要求他們考多么好的名次,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對10歲之前孩子的教育,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總結的很好:

    多問快樂,少問學習;
    多問“這次考試中,你細心了嗎”,少問“這次考試你考了多少名啊”;
    多問“你喜歡學……”,少說“今天我教你學……”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0:20 | 只看該作者
    03
    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關鍵期
    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多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四、五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一個關鍵期——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學習成績會一直保持“好”的記錄;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很難變得出色。

    如果孩子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能夠經(jīng)常品嘗到好成績帶來的樂趣,那么他們對學習的信心就能建立起來,就會喜歡上學習。對于那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如不愛思考、粗心等,也會積極地配合家長和老師去改掉這些壞習慣,進而培養(yǎng)一些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的好習慣。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績很差,或成績平平,他們就不會體會到成績所帶來的的成就感,進而就不會對學習產(chǎn)生信心,也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沒有動力、沒有積極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只能越學越吃力,越學越?jīng)]有信心。

    由此可見,孩子在四、五年級取得一個好成績,他們更容易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產(chǎn)生學習的自信心,才能愛上學習,進而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一直都保持優(yōu)異。

    在孩子讀三年級之前,家長可以多問快樂、少問學習,但到了四、五年級,家長就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了。這種關注并不意味著家長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學習,每天都要對孩子提及學習的事情。而是說,在四、五年級這個學習成績即將定型期,家長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讓孩子體驗學習的興趣、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呢?如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方法一:經(jīng)常給孩子“積極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來自于他們的自我激勵外,還需要來自于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家長說他聰明,他就聰明;家長說他笨,他真的會變笨,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暗示”作用。

    消極的暗示:“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我家孩子的功課不是很好”;“我家這孩子,成績還可以,就是記憶力不好”……即使是家長對別人謙虛客套的說法,孩子聽到耳朵里,也會認為這是家長對自己的評價。在這種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變笨、變差了。正確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記憶力不好,在學習方面真的有缺點,家長也千萬不可輕易批評孩子。

    積極的暗示:“你很聰明”;“你在媽媽心中是最棒的!”“你將來一定是一個大人物?!?br />
    ● 方法二: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
    父母逼孩子去學習,雖然有時可以達到一定的作用,但這種方法不能產(chǎn)生長效,而且孩子絕對不會心甘情愿地去學習,尤其是到了四年級,如果父母再逼著孩子去學習,孩子就要產(chǎn)生逆反心理了。

    明智的父母不是逼著孩子去學習,而是想辦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變“要他學”為“他要學”!父母的言傳身教、創(chuàng)造一些學習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的好辦法。

    ● 方法三:父母要謹慎對待“陪讀”
    很多家長每天晚上都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為孩子檢查作業(yè),這種陪讀現(xiàn)象是毀滅孩子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的最大“殺手”。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0:55 | 只看該作者
    03
    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關鍵期
    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多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四、五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一個關鍵期——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學習成績會一直保持“好”的記錄;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很難變得出色。

    如果孩子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能夠經(jīng)常品嘗到好成績帶來的樂趣,那么他們對學習的信心就能建立起來,就會喜歡上學習。對于那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如不愛思考、粗心等,也會積極地配合家長和老師去改掉這些壞習慣,進而培養(yǎng)一些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的好習慣。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績很差,或成績平平,他們就不會體會到成績所帶來的的成就感,進而就不會對學習產(chǎn)生信心,也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沒有動力、沒有積極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只能越學越吃力,越學越?jīng)]有信心。

    由此可見,孩子在四、五年級取得一個好成績,他們更容易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產(chǎn)生學習的自信心,才能愛上學習,進而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一直都保持優(yōu)異。

    在孩子讀三年級之前,家長可以多問快樂、少問學習,但到了四、五年級,家長就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了。這種關注并不意味著家長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學習,每天都要對孩子提及學習的事情。而是說,在四、五年級這個學習成績即將定型期,家長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讓孩子體驗學習的興趣、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呢?如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方法一:經(jīng)常給孩子“積極暗示”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來自于他們的自我激勵外,還需要來自于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家長說他聰明,他就聰明;家長說他笨,他真的會變笨,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暗示”作用。

    消極的暗示:“哪里呀,我家孩子不行”;“我家孩子的功課不是很好”;“我家這孩子,成績還可以,就是記憶力不好”……即使是家長對別人謙虛客套的說法,孩子聽到耳朵里,也會認為這是家長對自己的評價。在這種暗示下,孩子也就真的變笨、變差了。正確的做法是,即使孩子真的記憶力不好,在學習方面真的有缺點,家長也千萬不可輕易批評孩子。

    積極的暗示:“你很聰明”;“你在媽媽心中是最棒的!”“你將來一定是一個大人物?!?br />
    ● 方法二: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
    父母逼孩子去學習,雖然有時可以達到一定的作用,但這種方法不能產(chǎn)生長效,而且孩子絕對不會心甘情愿地去學習,尤其是到了四年級,如果父母再逼著孩子去學習,孩子就要產(chǎn)生逆反心理了。

    明智的父母不是逼著孩子去學習,而是想辦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變“要他學”為“他要學”!父母的言傳身教、創(chuàng)造一些學習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的好辦法。

    ● 方法三:父母要謹慎對待“陪讀”
    很多家長每天晚上都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為孩子檢查作業(yè),這種陪讀現(xiàn)象是毀滅孩子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的最大“殺手”。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1:07 | 只看該作者
    生活習慣:勤勞、講衛(wèi)生、講禮貌、有愛心、能夠體諒他人;
    學習習慣:愛思考、細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性格:堅強、勇敢、樂觀、積極。

    ● 方法三: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克服壞習慣用減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克服壞習慣用減法。
    好習慣是一點點培養(yǎng)起來的,做家長的不能企圖孩子“一口吃個胖子”。利用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加法原則,讓孩子慢慢來。

    壞習慣也是一點點改正過來的,這樣做不僅能保護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也能讓孩子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戰(zhàn)勝自己的成就感,從而對自己的信心也會大增。

    ● 方法四:糾正孩子的壞習慣,需要家長的權威和毅力
    父母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必須有一定的權威,在征得孩子統(tǒng)一的基礎上,給孩子制定出一些“紀律”和“規(guī)則”。

    美國研究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但是要糾正孩子的壞習慣,需要花費的時間比21天要更多,這就要求父母在糾正孩子壞習慣的過程中要有毅力。面對孩子的耍賴、軟磨硬泡等,父母一定要拿出足夠的毅力,不要向孩子妥協(xié)。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1:24 | 只看該作者
    2

    第二個關鍵階段:初二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yè)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家長應該做點什么呢?“分化”造成的原因和應對的方法與大家交流一下,期望能對你教育孩子有所幫助。

    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策略


    01
    初二分化的實質(zhì)
    深層次思維的缺陷


    小學是人的一生比較平穩(wěn)的時期,一般不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得好的成績并不太難。在小學時期,“語數(shù)雙百”司空見慣,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績了。

    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后,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jīng)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如:學習方式屬于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的等等。

    這種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學習的實質(zhì)并不在于知識量,而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初二的教學內(nèi)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策略
    小學時期,由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和知識水平都還很低下,弱化“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不可取的,過于強化“抽象思維”往往又不適宜。初一、初二,正當時。要注意孩子的以下幾點:

    1、改善學習方式。肯動腦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識面要盡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chuàng)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huán)境和條件。

    3、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diào)學生的成績分數(shù),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1:35 | 只看該作者
    2

    第二個關鍵階段:初二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yè)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家長應該做點什么呢?“分化”造成的原因和應對的方法與大家交流一下,期望能對你教育孩子有所幫助。

    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及策略


    01
    初二分化的實質(zhì)
    深層次思維的缺陷


    小學是人的一生比較平穩(wěn)的時期,一般不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得好的成績并不太難。在小學時期,“語數(shù)雙百”司空見慣,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績了。

    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后,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jīng)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如:學習方式屬于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的等等。

    這種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學習的實質(zhì)并不在于知識量,而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

    初二的教學內(nèi)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策略
    小學時期,由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和知識水平都還很低下,弱化“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不可取的,過于強化“抽象思維”往往又不適宜。初一、初二,正當時。要注意孩子的以下幾點:

    1、改善學習方式。肯動腦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識面要盡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chuàng)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huán)境和條件。

    3、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diào)學生的成績分數(shù),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2:21 | 只看該作者
    03
    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取決于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意志、毅力、興趣、體力,還有習慣等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每個人的學習終身受益,也是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

    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學習習慣具體指上課習慣、自習課習慣、做作業(yè)習慣、預復習習慣、考試習慣、記憶習慣、出考題的習慣、反思的習慣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就要看每個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難時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

    然而,小學生、初一學生中,一部分學生貪玩好耍成性,不思進取,學習習慣非常糟糕。造成的原因,是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快樂地學習,怕他吃苦,怕他受累;是家長和老師督促、教育不夠。

    策略
    1、培養(yǎng)孩子細致、扎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指導并嚴格督促孩子全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

    2、培養(yǎng)他們經(jīng)常反思的習慣。對聰明但容易驕傲、貪玩好耍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多的夸獎,應讓他感覺到刻苦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是自己的本分,本就應該這樣。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2:32 | 只看該作者
    04
    青春期的煩惱
    生理及心理變化


    初二學生一般剛進入青春期,心理起伏較大,體驗深刻。特別是女生,比較關注自己生理的變化,造成學習不專心。有的學生把月經(jīng)、遺精、乳房、痛經(jīng)等正常的生理發(fā)育現(xiàn)象視為疾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有的學生開始對異性特別關注,注重穿著打扮,與異性交往過密,出現(xiàn)分心。

    策略
    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使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坦然地迎接挑戰(zhàn)。盡管學校對學生進行了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但來自家庭、來自親人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父母要及時地以適當?shù)姆绞剑瑢⒆舆M行生理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出現(xiàn)青春期生理不適的學生,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從而解除孩子心里的包袱,專心學習。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2:44 | 只看該作者
    05
    個性與人際關系
    關系心理成長


    人際關系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有的因人際上孤獨而出現(xiàn)心理疾病,有的會交壞朋友,有的會從不良書刊、游戲和網(wǎng)絡上尋找寄托。

    策略
    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與親人、與老師、與同學的關系。一般來說,成天對他人意見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較狹隘、偏激。家長應教導他學會“換位思考”,去緩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愛心、寬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友好相處。

    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為他人服務,多幫助他人,多與人交流,多交朋友。心里有事要向朋友向師長傾述。家長要經(jīng)常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思想動態(tài),及時給予開導。必要時,可以帶孩子看心理醫(yī)生,接受專業(yè)人士(醫(yī)生)的指導。
    樓主

    普通會員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3-25 16:41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11#
     樓主| 發(fā)表于 2018-8-1 10:22:55 | 只看該作者
    06
    理想和價值觀
    關系形成時期


    初二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這時的孩子如果沒有理想,有不正確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虛無、仇視、冷漠等),就會形成人的發(fā)展的“價值空白”或“價值邪惡”,以后再也不好教育了。這不僅僅會造成學習上出現(xiàn)分化的問題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都讓人擔憂!

    策略
    要教育孩子愛祖國、愛人民,樹立崇高理想。要愛護、幫助弱小。要做對國家和人民有貢獻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家庭和父母有報答的人,對自己負責的人。這些不空洞,都是很現(xiàn)實的。

    重視對孩子的理想教育,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低境界的價值觀傳授給孩子。讓孩子盡量少接觸家長生意場、官場上的朋友。生意場、官場上的好的東西,等孩子長大成人了再學,也不遲。

    關注孩子結交的人,了解孩子交朋友的情況。交什么樣的朋友,能反映出孩子是什么樣真實狀態(tài)。幫助孩子結交好朋友,斷絕壞朋友。

    這樣做,都是因為孩子小,是非判斷力較弱,又正是理想和價值觀形成時期。

    該用戶從未簽到

    12#
    發(fā)表于 2018-8-9 10:56:17 | 只看該作者
    提前學習,防微杜漸
    返回教育教學
    發(fā)新帖 回復
    使用 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公司簡介 |  公司動態(tài) |  廣告合作  |  產(chǎn)品服務 |  誠聘英才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聯(lián)系我們  |  幫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