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11-3 16:03 編輯
* [) \, e; u9 Y2 B ]# d1 U: K B! X
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黃芳芳 通訊員涂庭民)深秋時節(jié),香菇飄香。11月2日,走進隨州市隨縣草店鎮(zhèn)金鑼山村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一排排香菇大棚佇立田間,非常壯觀。隨意走進一個棚子,看見棚內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淺褐色的香菇升柄展傘,層層擺放的菌棒上,鮮嫩欲滴的香菇散發(fā)出陣陣清香。
# \; v" S }4 }9 _
) K. ~- R- X+ H; j: [3 L 0 k, R [( P; |
香菇素有“菇中之王”“蘑菇皇后”的美稱,對培植環(huán)境要求嚴格,不能使用化肥和農藥,是一種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食用菌種植產業(yè)?!艾F在是秋栽袋料香菇第一茬的采摘期,我對今年的收益信心滿滿的。”合作社負責人王樂一邊指導工人采摘香菇的技巧,一邊拿起香菇菌棒,樂呵呵地算起了經濟帳,一個菌棒上大概能采摘兩斤左右的香菇,一個棚子有八千到一萬枚菌棒,按照五元一斤的市場價來算,一個棚子就能收益9萬元左右,總共20個棚子,共能創(chuàng)收180多萬元。
# ?; v7 d: b2 E @( F
5 | l2 k* E" o/ A7 M' e  滿棚飄香的香菇不僅讓王樂獲得了較高的收益,也成了當地村民致富的“香餑餑”。正在香菇棚摘香菇的貧困戶童義榮說:“我今年入股6000元,而且還經常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80元的工資,年底還有分紅。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在基地里,像童義榮這樣在家門口掙上工資的工人有40多個人,其中貧困戶有30多個人。' V) j2 n1 @1 L# w5 o Z
3 w9 }* F, o! p1 t
1 `; ~' r' v- h! ~" U
“眼下,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已經形成菌棒制作、香菇培育、冷鏈運輸等種植、存儲、銷售等一體化的生產模式。村里只要有勞動能力的,都可以去合作社打工掙錢,目前已帶動村21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是村里脫貧支柱產業(yè)。”金鑼山村支部書記劉志蘭說,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還免費為群眾提供技術培訓服務,讓群眾掙錢、“充電”兩不誤,在小小的香菇上做足大文章,實現村域群眾增收致富,為產業(yè)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并積極探索“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村集體”的食用菌產業(yè)扶貧模式,既壯大村集體經濟,又提高群眾的經濟收入,同時帶動周邊農戶實現“不出遠門,家中致富”的美好愿景。
. j' d+ w5 Q1 I& G) e# N5 ~: N. M0 r2 X* O! ^
! v4 W) d6 T( b0 K3 b" v? * W1 w: d; }- e- 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