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日報訊 記者唐天才、通訊員張幻報道:“你看,我們這兒放有兩個垃圾筒,灰色垃圾筒正面印有‘腐爛’二字,表示垃圾不可回收;綠色垃圾筒正面印有‘不腐爛’三字,表示垃圾可回收……”6月7日,記者一行走進曾都區(qū)洛陽鎮(zhèn)九口堰村,村保潔員孫宗義介紹。
9 }7 I4 b; s/ X3 v/ O “我們多次走村串戶教育村民處理垃圾時要分類,比如像爛菜葉子、青草等容易腐爛的物質,讓他們?nèi)舆M灰色垃圾筒,我們保潔員定期把筒里的垃圾再轉運到村里的堆肥房進行發(fā)酵,等時機成熟后再轉運到田間地頭作有機肥料?!睂O宗義說,“對于用過的酒瓶子、廢舊電池、廢報紙等物質,讓村民扔進綠色垃圾筒,我們保潔員定期進行再分類,好賣的,我們送到鎮(zhèn)上廢品收購站,不好賣的,像廢舊電池、廢棄的醫(yī)療瓶子等有毒、污染性大的東西,我們送到鎮(zhèn)上統(tǒng)一處理?!?br />
/ u3 \$ c" w7 V5 R" U 當前,垃圾圍村現(xiàn)象比較普遍。有的村民在房前屋后、路邊田埂上亂扔亂倒生活垃圾,有的將垃圾轉運就近挖坑簡易填埋,產(chǎn)生的氣味、滲濾液等問題,影響著農(nóng)村環(huán)境。
+ `" v5 t9 h; F& ` x- y- y+ a) o 為打造美麗鄉(xiāng)村,曾都作為全省、全市試點,著力推進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多次召開研討會、推進會,進行動員部署。
$ v4 y! O( p# S6 l5 j" d4 d 加強對村民的宣傳教育,讓他們改變過去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分類的習慣。建立垃圾分類制度,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以垃圾源頭分選分投、多途分運為手段,推進農(nóng)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最大限度做好垃圾回收利用。8 u D) |! r$ y: @/ T: a8 n
試點先行,逐步推開。擬定先在何店鎮(zhèn)王店村、桂華村,洛陽鎮(zhèn)九口堰村、小嶺沖村,府河鎮(zhèn)棗樹坳村、杜家沖村,北郊辦事處七里塘村的集中居民點試點率先推進,作出示范,然后逐步推開,力爭年底實現(xiàn)全區(qū)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 W" Z6 m& P1 k0 I! v# T 完善配套設施,健全清運體系。在集中居民點,每3—5戶配備2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標注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每個村配備7到8名保潔員分片包干定期清理分類轉運垃圾,每個居民點以原來的垃圾池為基礎改建1座簡易的堆肥房,以鎮(zhèn)(辦)為單位,每地建1座垃圾中轉站,根據(jù)實際適當配備密閉式垃圾收集車。該區(qū)還表示將加大力度,抓好現(xiàn)有存量垃圾的清理,6月底前全部清理處理到位。" ]+ u# k9 l; [2 o7 N
2015012310061208.jpg (170.15 KB, 下載次數(shù): 153)
下載附件
2018-6-9 13:33 上傳
2 \) O& K$ f4 F: o9 d; ^9 W3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