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特約記者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4-3-9 13:47 |
---|
簽到天數: 1 天 [LV.1]初來乍到
|
2012年夏,一個讓隨州人難忘的季節(jié),連續(xù)幾個月沒下一滴雨,隨州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本次干旱,成為本市有水文和氣象記錄以來,降雨量最少、蓄水量最少、旱情最嚴重的一年。
受旱農田面積172萬畝,其中重旱63萬畝,絕收12萬畝,占農作物總面積的68%。
本次干旱,成為了接下來連年干旱的導火索。
旱災面前,政府在行動,下力氣促進了鄂北水資源北水南調工程的動工,國家向隨州下撥了抗旱救災資金,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對策減少損失,自來水公司降壓運行減少供應,居民少洗衣少洗澡減少浪費,農民們群策群力抗旱保苗,盡管如此,連年的旱災并沒有得到徹底扭轉。
隨州還能不能回到過去?回到那個三天一小下,五天一大下、雨水充沛、堰滿河豐,蛙鳴魚跳的年代?
干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民間傳言太多眾說紛紜,各種無厘頭的干旱原因被廣為傳播:有的說是香菇木耳對植被破壞造成的,有的說是大洪山金頂破壞了風水,有的說炎帝大像太過高大引起了龍王不滿,有的說是中鹽板材公司的引進破壞了樹木,有的說是吳山石材開采太過嚴重影響了氣候,有的說是城區(qū)樓房太密綠化太少造成的,有的說是空調和汽車太多造成的,有的說是太陽能發(fā)電板多造成的,等等等等。
連年干旱,或許這是一個全球大環(huán)境氣候造成的結果,或許是隨州本地人為原因造成的結果。
抗旱的同時,希望能有人組織氣象、環(huán)境方面的專家,對隨州本地的旱情原因綜合評價,找到真實的原因有的放矢,徹底解決隨州的旱情,為隨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掃清障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