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南極內陸2月8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隊員7日在距離中山站100公里處的南極冰蓋上架設了一套自動氣象站,以獲取南極地區(qū)的溫度、相對濕度、風向和風速等相關資料,提升極地氣象服務和對極地大氣的了解。
* w( f) I! w) h! r$ {& x( K 南極洲地處偏遠、地域遼闊,氣象數據稀缺,中國南極考察隊此前曾在中山站至昆侖站沿線設立過多個自動氣象站。 c8 H. s7 ~ o, }( {
20190208_17373702_1549627540885.jpg (184.66 KB, 下載次數: 100)
下載附件
2019-2-8 20:05 上傳
& [& \! Q, R" Q
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架設自動氣象觀測站的營地(2月7日攝)。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隊員2月7日在距離中山站100公里處的南極冰蓋上架設了一套自動氣象站,以獲取南極地區(qū)的溫度、相對濕度、風向和風速等相關資料,提升極地氣象服務和對極地大氣的了解。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8 M2 z- N2 n _7 F1 M8 } “新架設的自動氣象站彌補了Panda斷面(從中山站到昆侖站沿線)該區(qū)域的氣象探測空白,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在Panda斷面的氣象觀測能力。”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國家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工程技術帶頭人孟上說。
2 I6 X' k+ w* p; q' o! s9 m* T9 J 孟上表示,新的自動氣象站與已有的昆侖站、泰山站等幾個自動氣象站實時獲取的長期、連續(xù)的常規(guī)氣象數據,可以顯著提高中國在南極地區(qū)的觀測和預報能力,對于保障中山站及內陸隊開展科學考察及業(yè)務化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L v+ J; Y; o5 n. n
Panda斷面是一條研究南極冰蓋科學的重要通道,它將南極普利茲灣-埃默里冰架-冰穹A連接起來。據了解,中國未來還將在Panda斷面架設更多自動氣象站,為提升中國在南極的天氣和氣候研究及預報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7 j3 N8 R) X8 l6 q9 l 第35次南極科考期間,除了架設自動氣象站外,科考隊員還在中山站站區(qū)和昆侖站站區(qū)釋放了探空氣球,以得到不同標準層的氣溫、風速、風向、氣壓和相對濕度等相關資料。
" Q2 [1 F( m/ j3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