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18-6-13 15:30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知足而樂 于 2018-6-13 16:11 編輯 我是一位單親母親,38歲那年就獨自帶著8歲的女兒生活,不說含辛茹苦,也歷經(jīng)了很多女人沒有經(jīng)歷過的酸楚。為了讓女兒不受父親出走的影響 ... |
只能說寫這篇東西的人對出息這倆字有一定的誤解。 |
月神 發(fā)表于 2018-6-20 08:29 這不是理由 |
真正的平淡生活才是幸福生活 |
可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沉默不等于冷漠 發(fā)表于 2018-6-18 16:31 都在問,就是沒人回答 |
這是道德的缺失?。。?! |
唉,無語。。。 |
含辛茹苦的養(yǎng)育兒女究竟為了什么? |
深有同感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做子女的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隨州一個抽粉的,在快要家破人亡時,放不下他的老母親,委托他的一個朋友以后幫忙照顧他的老母親。他有沒有感恩的心?他孝不孝順?如果他要是知道感恩,知道孝順父母,就不會沾染dupin。所以文中的兒女還是非常不錯的,作者是在那里賣弄自己有個好女兒。 |
不懂感恩父母,這孩子是白大畢業(yè)的吧!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要是我的兒子能考上清華,能漂洋過海留學,我愿意做牛做馬,我愿意比文中的主人翁更孤獨。讓我孤獨寂寞憂傷痛苦吧! |
給非洲黑人捐錢是慈善,給老家親戚資助不是慈善? 來自: iPhone客戶端 |
孤舟獨釣 發(fā)表于 2018-6-14 10:47 其實,老人真正感到孤獨的不僅僅是這些。 |
本帖最后由 孤舟獨釣 于 2018-6-14 10:53 編輯 老人在國內(nèi)生活、工作一輩子,耳濡目染的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孩子留學國外,接受的是西方文化,三觀不同,這是問題所在。 如貼文中,孩子有錢幫外國的黑人也不愿幫國內(nèi)的窮親戚就能說明問題。 如此,只能望孩興嘆了,鳴呼、、、 |
豆豆子 發(fā)表于 2018-6-13 16:32 人不能身處何時,身居何地都得有一顆感恩的心! |
香墨彎彎 發(fā)表于 2018-6-13 18:06 老傳統(tǒng)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丟,不能忘!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時代變了,許多年輕人的觀念也開始轉(zhuǎn)變了,也變得越來越?jīng)]孝心了。無論時代怎樣發(fā)展改變,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不能丟。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