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av在线,91土豪约大长腿美女嫩模,超碰在线人人艹,黄色美女视频网站,日韩精品在,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国产精品第四页

隨州論壇

標題: 湖北特級教師萬家坤:打造智慧校園 開展智慧教育 [打印本頁]

作者: 隨州日報    時間: 2021-1-19 19:14
標題: 湖北特級教師萬家坤:打造智慧校園 開展智慧教育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1-1-19 19:27 編輯

打造智慧校園 開展智慧教育

——學校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有效途徑


湖北省特級教師、隨州市萬家坤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萬家坤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推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行動計劃的基本目標: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fā)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yǎng)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yǎng)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變,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發(fā)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我們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就是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潛力打造智慧校園,開展智慧教育教學活動。

一、打造智慧校園

(一)什么是智慧校園?什么是智慧教育?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huán)境,這個一體化環(huán)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tǒng)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這幅藍圖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chuàng)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物聯網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體與網絡相連接,物體通過信息傳播媒介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管等功能。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三項關鍵技術,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傳輸層和應用層。)

所謂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無線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以智能設備和互聯網等為依托,構建的智能化、數字化、個性化的現代教育體系。

(二)為什么要打造智慧校園,開展智慧教育?

我們先了解智慧教育有哪些重要意義:

1、智慧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通過開發(fā)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育過程,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促進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進程。

2、智慧教育是以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為基礎的開放式網絡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學習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保障了每一個國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開放式的教育網絡為人們持續(xù)學習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全體國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信息化對全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3、智慧教育可以讓學生根據個人志趣與個性差異對所學的知識和學習進程進行自主選擇,學生還可以對學習的相關內容信息檢索、收集和處理,從而發(fā)現學習中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率,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了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4、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場重要變革,它能夠使學生自主地調節(jié)和規(guī)范地學習,體現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發(fā)展的不同,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和評估標準,扭轉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推動教育理論的發(fā)展。

5、智慧教育能促進教育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

智慧教育有著這么重要的意義,學校怎么能不開展智慧教育?學校不建設成智慧校園,怎么能更好地開展智慧教育?

(三)怎么建設智慧校園?學??孔陨淼呐δ艽蛟斐鍪裁礃拥闹腔坌@?

1、硬件環(huán)境。近年來,通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校舍和基礎網絡設施建設基本到位。打造智慧校園,校長要操心的主要是擴容網絡帶寬、改善學習辦公條件和實現無線信號校園全覆蓋,這些硬件也可以根據學校自身條件逐步落實。曾都區(qū)東關學校硬件條件基本達到智慧校園要求,基礎網絡建設先進、獨享千兆帶寬、無線信號校園全覆蓋,教師都配有筆記本電腦,有800余名學生配有個人平板電腦。下一步,如果條件許可,可再配備電子閱讀備課室。

2、軟件環(huán)境。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網絡云服務的普及,多媒體教學基本實現了網絡在線教學,地方、學校沒必要花大價錢建設資源管理服務平臺,直接購買云服務就行了。例如,東關學校以每生每學年投入20元(全校合計50000元)經費,購買學樂云智慧教育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基本能滿足開展智慧教育的需要。如果投入更大一點,還可以購買更優(yōu)的服務,如果全區(qū)統(tǒng)一團購,可能花更少的經費,購買到更優(yōu)良的服務。當然,全國智慧教育教學平臺很多,良莠不齊,要精心挑選最理想的智慧教育教學服務平臺。

3、班級推普。智慧課堂教學班必須有教師終端和學生終端進行交互。教師終端容易解決,智慧課堂班的學生,每人都應有1臺可控制上網的學生終端(平板電腦),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下,平板電腦就像是學生的書、本、筆一樣的學具。學生平板電腦并不要多么先進,桌面可控、上網流暢、高清畫面、攝像清晰、電池耐用、64G空間就足夠用了。小學1-3年級的學生可把平板放在家里,在家長的協助指導下應用,4-6年級學生完全有能力自主管理使用,可按照教師要求帶到學?;蚍旁诩依飸谩N也恢鲝垖W生把家長智能手機和家庭電腦作為學生終端。學生自制力較差,只要家長不在身邊就會轉移注意力,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學生用可控平板電腦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學生終端的具體作用在后面還要專門介紹,這里先不介紹。目前,學校沒有給學生購買平板電腦的經費,學生自己購買平板電腦要得到家長的認可支持才行。東關學校通過致家長一封信和邀請家長來校現場演示觀摩,了解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家長協會代表組織收費采購平板電腦,效果不錯。

對照以上3條,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我們學校跟智慧校園還有多大差距,我們還要做哪些工作。

二、開展智慧教育

我認為現階段學校開展智慧教育就是要實現辦公管理數字化、課堂教學智慧化、學生學習個性化、生活交流網絡化。

(一)營造智慧教育環(huán)境。   

1、要加大宣傳動員力度,提高師生對智慧教育的認識水平,特別是提高領導干部的認識水平。前面我們已經提到,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huán)境,這個一體化環(huán)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tǒng)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主要內容包括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chuàng)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智慧校園有三個核心的特征:

一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huán)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基于角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二是將基于計算機網絡的信息服務融入學校的各個應用與服務領域,實現互聯和協作;

三是通過智能感知環(huán)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學校與外部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大家都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會產生一致的向往和憧憬,就會朝著同一方向發(fā)力,自覺開展智慧教育教學活動。

2、要從改革管理模式起步,能在網上開展的活動,都在線上進行,這就是信息意識。如:各種會議、各類通知、工作安排、交流匯報、教學檢查、請假和購物審批等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把原來集中活動的時間用來解決教師必須面對面解決的問題。

3、要完善網絡宣傳教育平臺,并充分發(fā)揮作用。例如,校園數字電視臺、校園電子宣傳牌、辦公交流群等。(東關學校校園電子宣傳牌可以跟電子閱讀系統(tǒng)結合,再在師生能隨時瀏覽到的位置增加兩塊較大的電子屏幕,有人觸摸時顯示點播內容,無人觸摸時循環(huán)播放學校推送的宣傳內容,這要比電子班牌更經濟適用。)

4、要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學校網絡操作應用規(guī)程。

(二)管理辦公數字化。

學??梢园选搬斸敗本C合信息服務平臺充分利用,并與智慧管理平臺有機結合,分別創(chuàng)建校長辦公群、行政辦公群、各線教師辦公群、年級辦公群、學科教研群、備課組交流群、工作室交流群、班級交流群,家委會工作交流群和學??臻g、班級空間、師生個人空間等。師生每天能動地在平臺、空間和群里上傳、下載、收集、整理、學習、閱讀、展示、交流等活動,留下文本、圖片、符號、聲音、視頻等數據,就構成了管理辦公的數字(數據庫),我們借助互聯網、智慧平臺,大數據分析完成工作任務,就實現了管理辦公的數字化。

1、教工會議。教師行政例會主要是學校領導上傳下達,發(fā)表個人政見,總結、安排、布置工作等,無需交流討論,完全可以在線上進行。每周或每兩周發(fā)布一個工作安排文件,特別重要的工作可錄制成視頻文件發(fā)布,提出閱讀、觀看要求,并進行檢查督促。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組織教師進行教研教改、學術交流、文藝宣傳、競賽活動等,有緊急任務必須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時再臨時通知。

2、請假調課。調課報備,調課人需要調課時,先在釘釘上填寫(自己是某天某節(jié)課,對方某天某節(jié)課,調課理由),然后向審批人發(fā)起調課申請(如主管校長),并選擇抄送給教務處主任。主管領導接收到調課申請后選擇“同意”或“拒絕”,相關信息就會自動反饋給相關人員。這樣就是主管領導不在校,也可以進行審批。請假手續(xù)也可以按以上流程進行申請和審批,十分方便,而且記載詳實。

3、教研教改。學科教研群、年級備課群為母子群。年級備課群線上辦公,可以通過視頻會議、語音交流、文字交流形式進行。線下工作可以發(fā)布公告,明確操作流程。例如,聽了一節(jié)公開課需要評課,可以有三鐘方案:A、發(fā)布通知,什么時間在什么場地評課;B、通過視頻會議評課;C、如果時間很緊的話,要求參與的人員,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消息的形式發(fā)布在備課群里,備課組指定專人匯總,以WORD的形式發(fā)布評課結論文件,提交到上級群里。學段教研組長把評課內容加上自己的意見后轉發(fā)到教研群,學校從校長到教師很快獲得某某講課相關信息,這次聽課評課相關信息就自動保存在學校數據庫里。

4、教務管理。學樂云智慧平臺把教師學生家長登錄、授課、作業(yè)、應用、圈子、教案、通知、資源八大教務行為匯集云平臺數據化、可視化,能直觀、準確地展現教務行為的信息全貌。如,管理人員不管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打開學樂云智慧平臺“大數據分析”,哪些教師正在利用Aiclass上課,上課的屏幕畫面看得清清楚楚,教師推送資源,發(fā)布批改作業(yè),教案撰寫情況等一目了然。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教師教學特色,進而方便學校管理層對教務工作進行精準掌握、調控,從而提升教務管理效率。

(三)課堂教學智慧化。

智慧課堂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變革教與學的方式方法,構建出智能化、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質量與效率。

1、     建構智慧課堂模式。

課前,教師通過教學平臺發(fā)布媒體學習資源,包括學習任務單、學案、音視頻、PPT、預習測驗等。學生通過PC機、手機等“終端”工具,登錄學習平臺進行課前學習。教學平臺會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給教師的學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教師據此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課中,學生根據教師課前的預先安排分組匯報,學生除了完成教師指定內容,還可以自選內容分享學習收獲,就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當堂向同學或教師求助。教師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作出評價,對學習中的問題予以解答。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學習中的難點問題重點講解,并拓展深化,提出新的更具難度的問題或任務。學生作進一步探究,并在小組中交流。教師通過在線測試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在大屏幕上展示統(tǒng)計結果,做針對性講解,最后總結。

課后,教師在教學平臺發(fā)布作業(yè),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難度系數不同的題目,有的題目重在鞏固基礎知識,有的題目偏向知識的拓展。學生在做作業(yè)時遇到困難可以在討論區(qū)留言,其自動批閱,并有答案解析,學生即刻獲得反饋;教師批完主觀題后,從統(tǒng)計數據中找出錯誤率高的題目,制作講解的微課視頻上傳,供學生觀看學習,學習困難的同學可以反復觀看直至學會。

智慧課堂教學流程的五個特點:

一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其過渡離不開“云、網、端”的技術支撐;

二是課前、課后的學習能充分展開;

三是以學生為主體,精準化的學情診斷伴隨全程,以學定教、動態(tài)生成的特征明顯。

四是面向全體學生,學習資源按需推送,個性化教學成為可能;

五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暢達,反饋及時。

曾都區(qū)東關學校的課題研究成果“網絡三段式”教學模式引起省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

網絡“三段式”教學模式,從時空上講,即“課前-課中-課后”。對于教師而言,即“備課-授課-反思”。對學生而言,即“預習-上課-鞏固練習”。從技術運用上看,課前教師上網搜集資料、整合資源、制作課件、教學設計,向學生發(fā)送自學目標清單,指導學生自學,完成預習作業(yè),上網或通過其他途徑搜尋相關資料。課堂上,在智慧課堂環(huán)境下,教師導學,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探究學習。課后,教師上網在班級學習空間或個人空間收集整理教學成果,拓展知識,撰寫教學日志和教學反思,學生完成鞏固練習,上網瀏覽班級學習空間,或展示個人作品。這種模式,以課堂為中心,依托網絡,向課堂兩端延伸,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新知,課堂用大量時間內化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學實效?!熬W絡三段式”的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以學定教,課前學習新知,知識內化在課堂,不同學科、不同課型側重點、著力點應有不同,要靈活應用,不應平均用力。

在這里我再來介紹學生平板電腦的作用。在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平板電腦就像學生平時學習應用的書、本、筆一樣重要的學具。智慧課堂教學的精髓就是“生學為本、合作內化、師教為要、點撥升華”,先讓學生預學,再到課堂升華,即課前自學新知,課堂內化知識。

學生平板電腦的作用:

一是教師課前給學生推送預習資源包(能夠使學生完成自學任務的文本、圖片、聲音、課件、微課視頻等學習資源),預習任務單、預習檢測題等,學生要通過平板電腦把這些資源消化吸收,再把預習情況反饋給教師。

二是學生要用平板電腦完成電子作業(yè)、電子測試。遇到疫情上網課更顯其重要。

三是學生可以通過平板完成閱讀任務。平板電腦不僅可以儲存大量書籍,還可儲存字典、詞典(包括英漢詞典、成語詞典)。

四是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可以把平板帶到課堂與教師交互信息和現場完成練習、測試任務。當然,教師要有效控制學生應用平板電腦的時間。

2、發(fā)揮智慧平臺作用。東關學校采用的是“學樂云智慧教育教學云平臺”。

學樂云”智慧教學平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精準高效服務,形成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群體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該平臺在教育理念、教學資源、信息技術和運營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學樂云教學平臺由教育大數據系統(tǒng)、智能教務管理系統(tǒng)、智能教學應用系統(tǒng)、教育資源應用系統(tǒng)、學習輔助應用系統(tǒng)、校園文化特色系統(tǒng)六部分組成,是國內唯一能支持地區(qū)和學校開展常態(tài)化應用的教育大數據平臺。它最大的優(yōu)勢是不僅能滿足我們的應用需求,費用我們也能承受。下面重點強調一下“智慧教學應用系統(tǒng)”和“教育資源應用系統(tǒng)”。

智慧教學應用系統(tǒng):平臺圍繞日常教學的全過程,為教師提供強大的教學與管理功能?!笆谡n、作業(yè)、云盤、教案、資源、學習圈、提分中心”等教與學應用產品,把教師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設計教與學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提升課堂效率,有效翻轉課堂。

教育資源應用系統(tǒng):涵蓋學科基礎資源、教學精品資源、自主學習資源。具有四大優(yōu)勢 :“全“--您想用的,全有準備;“精”--您想要好的,精心為您做成精品;“準”--您想用時,只需輕輕滑動鼠標,同步章節(jié),準確到課,分類索引,即取即用;“活”--您想原創(chuàng),動動手指就行,隨時隨地,即見即得,課堂資源,一鍵再生。

曾都區(qū)東關學校所有班級都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空間,每位教師都創(chuàng)建一個個人空間,1-6年級都采用學樂云Aiclass教學平臺授課,1-3年級學生在家長協助監(jiān)督下,用家長智能手機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電子作業(yè)任務,4—6年級學生人手一塊平板電腦,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預習、練習任務,進行互動交流,開展自主學習等。教師通過Aiclass教學平臺備課、上課、處理作業(yè)、檢測考核,借助大數據平臺進行學情評估分析,然后有針對性補差促優(yōu)。學校教務處通過智慧教務管理系統(tǒng)對教務行為進行監(jiān)督管理,效果正在顯現。

(三)學生學習個性化。

個性化學習并不是新概念,著名的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在他的《明日的學?!芬粫?他曾經用大量筆墨論述了更加靈活的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取向,并且通常指的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要改教師“講授模式”為“合作探究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個性化學習的機會。

1、營造個性學習氛圍,組織分組學習,善待“插嘴”學生,鼓勵學生對“權威”質疑,培養(yǎng)學生善于爭辯的能力。

2、改革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例如語文識字教學,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有聽讀識字法、查字典、問別人、讀半邊、聯系上下文情境……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在寫字的過程中,讓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記憶生字,這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為學生營造了開放的識字、寫字環(huán)境,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3、在課外實現個性化學習。如,教學《青青的山》這一單元后,教師讓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爬爬家鄉(xiāng)的山,在山上畫畫、唱歌、游戲、吟誦詩歌,抒發(fā)滿腔的豪邁之情。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進入社會,走進大自然,使他們的語文學習與社會、自然緊密聯系,并能通過自己的感官得到真實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其他學科也應如此。

4、在作業(yè)中實現個性化學習。

一是變機械性練習為研究性作業(yè)。如在教學完《一片樹葉》后,布置學生設計一句提醒人們保護樹木的廣告語。教學完《稱象》后,讓學生模擬曹沖,折只紙船,稱稱自己的橡皮擦有多重等。

二是變消遣性活動為尋找信息資源活動。如結合語文天地的“聽天氣預報”,鼓勵學生當“小小氣象員”,讓學生收看電視天氣預報,輪流填寫在班級的小黑板上。并進一步鼓勵收看新聞聯播,摘抄感興趣的新聞,然后在班里開展“新聞播報”。

三是變單一性作業(yè)為選擇性作業(yè)。古有“因材而施教”一說沿襲至今,在作業(yè)中也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變單一性作業(yè)為選擇性作業(yè)。如《體育世界》一課中,教師布置作業(yè)如下︰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yè);①貼一貼。把收集的圖片貼到展示欄去。②畫一畫。畫出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③寫一寫。就本節(jié)課的內容寫一句你很想說的話。這樣選擇性的作業(yè)不僅照顧了學生的差異,也照顧了學生的興趣愛好。

(四)生活交流網絡化。

學校-家庭、教師-學生、學生-學生之間都通過網絡平臺、空間、群組緊密聯系在一起,開展工作、學習、生活、交流活動,就真正實現了生活交流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

綜上所述,營造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一方面要解決網絡帶寬、信號、資源、平臺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動員,提高培訓力度,促進教育工作者從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養(yǎng)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變,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目前,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許多學校光靠自身努力還無法達到這一步。但是,我們不能坐等形勢的發(fā)展,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先行先試,有條件的全面鋪開,條件不足的分步推進,暫時沒有條件的可以從教師培訓著手。

2021年1月









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www.ynkmh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